在京師大學的路上遇到了蔡正平,林長新也自然而然的與蔡正平幾人聊了起來。
作為京師大學的校長,蔡正平對教育事業自然是極為看重。
而林長新擁有遠超於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的眼光與見識。
兩人聊了一陣下來,也是格外的投緣。
尤其是對於教育事業,林長新的想法比之蔡正平更加激進。
這讓蔡正平更是眼前一亮!
“基礎教育至關重要,隻有擁有良好的基礎教育,打造好堅固的基礎教育作為台階!”
“才能將更多的學生送入高等教育的平台!”
“所以義務教育製度迫在眉睫啊!”
“大新國之所以弱,之所以無法與列強抗衡、無法得到飛躍式發展!”
“我們對教育這一塊投入太少是至關重要的原因。”
“雖然我很討厭櫻刀國人,但他們在幕府就開設了國家級教育機構——“先聖殿”,講授儒學。”
“接著,他們又開設了官學“湯島聖堂”,也稱“昌平阪學問所”。”
“上行下效,全國二百多個藩國也紛紛開辦藩校,類似於地方政府辦學。”
“江戶時代,每個武士都百分百識字。”
“其民間的寺子屋大規模普及。”
“至於寺子屋是寺院開辦的以庶民子弟為對象的初等教育機構,教授孩子們最基本的聽說讀寫和類似二十四孝、千字文的教育。”
“幕末的櫻刀國,其民眾識字率已經很高了,據統計男子有45%識字,女子有15%識字。”
“櫻刀國改製之後,他們的青少年的就學率達到70-86%,識字率超過50%,而在同時期的白洋洲,金獅國的識字率是20-25%,鐵塔國是14%,黑熊國約為20%。”
“這一數據,都遠遠低於櫻刀國!”
“而大興教育之後,櫻刀國的小學就學率高達97.83%,基本做到了小學教育的普及。”
“令人感到憤怒與挫敗的是,他們投入教育的大部分資金,來源於我們大新國的戰爭賠款!”
林長新搖了搖頭說道。
此言一出,就是京師大學的校長蔡正平也是一陣震驚與駭然。
他沒想到的是林長新一個軍閥,竟然擁有這樣的眼光與格局。
也沒有想到狼子野心的櫻刀國,對教育投入了如此之多的支持。
一時間,就連京師大學的校長蔡正平也是感到一陣絕望與挫敗。
“蔡校長!”
“國家之教育迫在眉睫!”
“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都需要大量的人才、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撐!”
“資金這一塊,我北三省每年撥放三千萬金幣支持!”
“教育這一塊,還希望蔡校長能夠卸任京師大學的校長,擔任我北三省的教育社社長啊!”
說了這麼多,林長新的目標終於是顯露了出來。
這次前來京師,他可不就是為了挖人才去北三省麼?
把京師大學的校長都給挖走了,變成了自己人。
還愁沒有其他人才追隨嗎?
至於京師大學的校長蔡正平一愣,隨後眸子中散發出一陣陣光芒。
“一千萬……每年一千萬……金幣!”
“少帥……林少帥……你說的可是真的?”
蔡正平激動的舌頭都在打結,他目瞪口呆的看著林長新問道。
這麼多年來,蔡正平幾乎每年都是遊走在各大軍閥之間討要錢財,以維持京師大學的正常運轉。
那些軍閥一個個的為了爭奪地盤而相互征伐,對於打仗、爭奪地盤和人口他們感興趣。
對於教育事業,哪有人上心?
如今林長新開口就是支援教育事業每年一千萬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