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都護府的問題比之唐古特高原的問題要更加複雜一些。
雖說西域都護府早在西漢的時候,就已經被建立起來,但由於距離中原王朝有一段距離,所以此地也因為各種因素曾經脫離過中原王朝的統治。
在漢朝時期,西域都護府建立。
而是“都護”是漢西域地方最高長官,“秩比二千石”,相當於漢地的“郡都尉”。
“郡都尉”是一郡首腦太守的副職,掌管軍事。
西域因地位特殊,故設“都護”,實際上與郡級區劃相等。
其主要職責在於守境安土,協調西域各國間的矛盾和糾紛,製止外來勢力的侵擾,維護西域地方的社會秩序,以確保絲綢之路的暢通。
漢宣帝神爵二年,為了管理統一後的西域,西漢在烏壘城建立西域都護府,正式在西域設官、駐軍、推行政令,開始行使國家主權,這就是《漢書·鄭吉傳》中所稱的“漢之號令班西域矣!”。
西域從此成為大新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由於中原王朝的動蕩,西域一直與中原王朝處於分分合合的狀態。
這其中也有西域本來是由很多小國組成的原因,當然也有外部勢力的插手、幹涉有關。
自從大熊國崛起之後,這頭巨大的黑熊就對領土、對土地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情。
即便是在第一次白洋洲戰爭結束之後,大熊國覆滅,這頭大黑熊依然是如此。
取大熊國而代之的黑熊國在崛起的過程之中,也是盯上了西域都護府這塊肥肉。
所以趁著大新國內部軍閥混戰的時機,黑熊國對西域都護府派出了大量的特工、間諜人員。
他們甚至以半賣半送的方式,將大量黑熊國淘汰下來的武器裝備轉移到了西域都護府內軍閥的手中。
與大新國內部的環境一樣,西域都護府內部也是戰亂不止。
其中一個叫做聖靖庸的軍閥脫穎而出,成為了西域都護府最大的軍閥。
要說聖靖庸此人與林長新倒是有幾分關係,因為此人也是北三省人。
不過他早早的投靠了南方軍,其甚至一度擔任了南方軍北進戰爭司令部參謀本部科長。
聖靖庸的曾祖父原是薑齊地區人士,困於家鄉因大河改道而遭受天然災害,舉家同聖姓族人到北三省以務農為生。
其父除務農外,受過幾年私塾教育,因此被選為鄰村黃家屯小學的校董。
在畢業於滬上市吳淞大新公學專門部政治經濟科。
之後,其便赴櫻刀國留學,就讀於八岐明誌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
後來,聖靖庸任命為“西域都護府陸軍初級軍官學校”戰術總教官,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跟艾正青差不多,此人也是通過這種方式逐漸崛起,並且成為了一方大軍閥。
要說起來,聖靖庸還和林長新認識的另外三個人有關係,這三個人就是被林長新絞殺的司馬三兄弟。
在聖靖庸控製西域都護府前期,他麵對的敵人就有司馬家的人。
不過聖靖庸也是個人物,在不占優勢的情況下他竟然用分化等手段成功拿下了整個西域都護府的實際控製權,成為了西域都護府地區的土皇帝。
而聖靖庸之所以能做到這些,當然是因為聖靖庸的背後站著一個鐵血沙皇。
單純的軍閥混戰,林長新並不會太過於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