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巴祖卡火箭筒之外,虎式坦克、豹式坦克無疑是整個二戰之中,聲名最為赫赫的武器裝備。
畢竟在整個二戰之中,坦克是當仁不讓的主角,而虎式坦克、豹式坦克這兩款武器裝備則是坦克中王者的存在。
也是整個二戰過程之中,性能最為優越的坦克。
豹式坦克又稱黑豹坦克,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投入使用的一款中型坦克。
豹式坦克主要於1943年中期至1945年的戰場服役。
它被認定為二戰中最出色的坦克,並與T-34/85齊名。
即便在後來,這款坦克亦成為近代戰鬥車輛戰鬥力的評價標準。
而它原本也是被打算用作為對抗T-34坦克的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某國所裝備的坦克其戰術性能偏重於機動性,火力和防護不足。
因此在戰場上與T-34中型坦克交戰時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
因此他們不得不迅速研製和生產能與T-34匹敵的新型坦克。
豹式坦克從1943年1月到1945年4月生產了6042輛。
這款坦克外形好,火力較強,機動性也好,但由於豹式坦克製造工藝精良,因此其無法滿足大規模戰爭中消耗的及時補充。
這也是豹式坦克在戰爭之中,無法與龐大數量的T34中型坦克對抗的原因。
T34中型坦克的性能可能略微遜色於豹式坦克,但其生產速度快、數量大,繼承了一直擁有的便宜、皮實優點,依靠著龐大數量的優勢,T34中型坦克也就成了陸戰之王。
乘員由五個人來擔任:駕駛員、通訊員、炮手、裝填手及車長。
豹式坦克的裝甲係統中,其斜甲采用了同質鋼板,經過焊接及鎖扣後變得更為堅固。
此外,最初生產的豹式坦克擁有80毫米的斜甲,炮塔裝甲為110毫米,以保護炮塔的前端。
而坦克兩側更加上了5毫米厚的裙板,以保護坦克不受敵人反坦克步槍或反坦克火箭筒的損害。
因此其防護能力可想而知!
而且豹式坦克安裝了一台700匹馬力的梅巴赫HL230P30V-12汽油發動機,可以承受連續長距離行進的負荷。
豹式行進的速度46千米/小時。
其懸掛係統由前方的驅動齒輪、後方的誘導輪和八個塗上橡膠的鋼輪所組成。
這款坦克在每個減震臂中添上兩支扭力杆,越野性能良好的同時,造價昂貴且很費時。
同時,豹式坦克借鑒了T34中型坦克設計上的思路,其最主要是其55°傾斜式裝甲,增加來襲炮彈產生跳彈的可能,而且也增加了裝甲水平方向的厚度,使得不易被射穿。
此外較寬的履帶以及較大的路輪也大幅改善了在鬆軟地麵上的機動性。
豹式坦克的主炮為萊茵金屬生產的75毫米半自動KwK42L70火炮,攜帶79發炮彈(G型為82發)。
這款主炮使用了三種不同的彈藥:APCBC、HE和APCR三款,以作為供應彈藥短缺。
75毫米口徑火炮在當時並不算是大口徑的火炮,但是豹式的主炮卻是二戰中最具威力的坦克炮之一。m.X52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