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辭賦(2 / 2)

劉宏聞言臉色驟變。

“奴婢還聽說,自陛下降了死罪之後,廷尉詔獄外便起了長龍,堵塞交通,為一時之盛景。”曹節繼續說道。

劉宏臉色愈發難看。

這些士人,這是取他之仁慈,為他人之墊腳石?

曹節觀劉宏臉色,這才建議道:“奴婢等年老體衰,無法為國盡力,但那楊明自稱為百姓而行事,此次伐鮮卑陛下可遣他出戰,讓其為國、為百姓而戰。”

“善。”劉宏點頭。

此次伐鮮卑,宦官出錢,士人不肯出錢,總得出人。

楊明如今名揚四海,有士人新秀之姿,當為表率。

……

馬車在永和裏停下。

漢代尚無坊之概念,以裏為單位,概念與日後的坊相近。

雒陽內城的裏並不多,多為王公貴族居住之所,其中尤以北宮右側,永安宮南側的永和裏和步廣裏知名。

裏內的房子大門不臨市,馬車停在閭巷,楊明下車後進門。

有婢女先去屋中稟報,他甫一進家門,便有數人迎了過來。

當先一人便是他的父親楊琦,望見他時,眼圈已紅了一片。

與他而言,楊明十一歲死一回,如今十九歲又差點死一回,命途多舛。

“父親。”楊明躬身行禮。

楊琦收攏情緒,上前扶他起身,拍他肩膀頷首,神色自豪。

此時其他人也已出來,楊明相繼拜會。

叔公楊賜,叔父楊彪、楊眾、楊篡,晉陽王氏王柔、王澤,議郎蔡邕。

郎署,兩漢之人才庫也,察舉製選拔、官員擢升,皆需先為郎署之郎官。

議郎,郎官之一,秩六百石,為郎官中最高,且異於其他郎官,因其有參政之權。

如不久前剛從廬江太守離任,回雒修史之盧植,便為議郎。

眾人進屋,剛坐下,蔡邕便發出感歎:“我十九之時,正值徐璜等五宦擅權不法,卻僅能不合流而已,整日無所事事,品玩古董聊以自慰,對比少君之所作所為,相形見絀,慚愧不已。”

“蔡公之才,聞名遐邇,明不敢相比。”楊明趕忙謙虛道。

蔡邕,當世大文豪,精通音律、經學、辭賦,書法大家,熹平石經手本撰寫者,藏書萬卷,聞名天下。

蔡邕聞言大喜,摸著長須越看楊明越發順眼。

“可惜文姬尚在垂髻之年,不然許配與君,當無憾也。”蔡邕接著感歎。

此言一出,一旁的王柔、王澤兩兄弟已有些坐不住。

楊明心裏一笑,確實可惜。

蔡邕的女兒,那可是蔡文姬,大才女,兼王者高手禦用打野。

蔡邕和楊氏關係不錯,他也早就認識蔡邕,當然也去了解過蔡文姬。

就像前麵說過的那樣,不能用前世的價值觀來看待東漢的事情,結婚也一樣。

對於他這種世家公子,政治聯姻是必然,不過因為楊琦對他溺愛,他有比較大的選擇權。

既然都是聯姻,那有機會當然要選個漂亮的,有名氣的,不那樣豈不是對不起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然後直到三年前,蔡文姬才出生。

兩人差著十六年,娶妻是不可能了,就看以後有沒有機會娶妾。

“多謝蔡公垂愛,不過我已與晉陽王氏有婚約,婚約不可違。”楊明開口答道。

楊明此言一出,王氏兄弟長鬆一口氣,蔡邕也對楊明越發喜愛,接著便大笑掩飾過去。

“不過無妨,我已為少君作賦一首。”蔡邕說著便起身。

眾人也是齊齊望向他。

兩漢有詩但不多,多為辭賦。

蔡邕為辭賦大師,卻鮮少為人作賦。

“觀九州之大旱兮,見赤地之千裏。官屍位而素餐兮,民易子以相食。”

當先兩句,一副生靈塗炭之卷已映入眼簾,引得眾人肅穆。

“憤豪右之辜榷兮,斂百姓以血肉。歎蒼生之塗炭兮,愧無力而自慰。”

蔡邕頌賦至此,引得眾人又是一陣嗟歎。

正此時,他語調陡然增高:

“聞王甫之異首兮,睡臥榻而驚醒。見皓月之當空兮,知楊氏之少君。

謂曰:天地不仁,民不生兮。賊不憫民,反食肉兮。為民除奸,不畏死兮。俯仰天地,真英雄兮!”

待蔡邕頌賦完畢,堂內先是一靜,接著便暴起一陣喝彩聲。

精彩!實在精彩!

楊明也為之動容,他前世接受的九年製義務教育,多為唐詩宋詞,兩漢辭賦並不多見,還印在他腦海的僅剩《離騷》當中那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上下而求索。”

蔡邕這賦作的,不可謂不好。

而在座眾人之反應,不單是因這賦作得好,更因蔡邕此舉,便如鄭玄行讖語一般,皆是為楊明揚名。

。您提供大神肉末大茄子的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