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封侯(2 / 2)

楊明此時也是震驚不已。

“楊明,還不接旨。”楊彪此時盡力按捺興奮情緒,卻也擋不住上揚的嘴角。

“臣,接旨。”楊明起身接過聖旨。

一時間,周圍眾人便上前恭賀,楊明也一一還禮。

等應付完眾人,楊彪便單獨拉著楊明進了營帳。

“子騫,此番你所作所為,讓叔父欽佩至極,我楊氏有你,當興!”甫一進去,楊彪便拍著楊明肩膀讚不絕口。

“叔父,我有不解。”楊明卻是開口道。

“你是說封侯之事?”楊彪笑著說道。

楊明點頭:“曹節應當會極力勸阻才是,若真勸阻不了,也理當力諫我為關內侯才是。”

這便是他先前震驚的原因,關內侯是虛的,列侯卻是實的。

且兩漢還未有非外戚未及冠而封侯者,他這是開了先例!

“本來確該如此,不過定襄那邊出了狀況。”楊彪神情略顯神秘。

“定襄?定襄不是被鮮卑所破,大部分戰死,包括那田晏,曹……曹破石未死?”楊明霎時反應過來。

“子騫果然聰明,田晏戰死,就連那王萌、王吉不知為何也在定襄,皆被殺,唯有曹破石降了鮮卑,鮮卑得知其身份後,以其為質,向我朝索要一億錢。”楊彪接著說道。

“原來如此。”楊明此時神情頗為精彩。

如此說來,他這亭侯還是他自己爭取而來。

不過歸根結底,還是那曹破石貪生怕死。

曹節本人城府極深,卻被這弟弟給坑慘,想必此時劉宏應當對曹節很不滿,曹節又怎敢在封侯之事上多言。

“叔父方才說王萌、王吉也死在定襄?”楊明忽然抓住一個細節。

楊彪點頭。

“這便解釋通了。”楊明冷笑一聲。

說起來他到雲中看見曹破石之時還心有疑惑,曹節怎會舍得讓他弟弟去定襄。

即便為了監視他,也犯不著讓自己弟弟親自下場。

現在看來,這都是奔著他去的。

如果他沒去偷襲王庭,而是和田晏等人在紅螺穀與鮮卑激戰,即便僥幸逃脫,到了定襄曹破石等人就是處理他的後手。

曹節為了除掉他,還真是煞費苦心。

隻是這位大長秋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百般設計,千般謀劃,到最後卻是變向為楊明封侯做了嫁衣!

“何事解釋通了?”楊彪看著楊明神情變化,不解地問道。

“叔父,陛下可曾說過我何時回雒陽?”楊明並未解釋,而是又問道。

楊彪搖搖頭。

楊明憬然有悟。

此時邊郡尚未平定,劉宏應當是想讓他留在並州再鎮守一段時間。

楊彪聊完,留下一堆隨行的賞賜後,便離開了馬邑。

他身為侍中,宣旨應當是劉宏指定。

待送走楊彪,楊明打開連同聖旨一起到的兩大箱子,那是賞賜之物。

第一箱是珍寶及錢帛,第二箱則是兩壇清酒以及一把劍。

這賞賜還頗為講究,尤其第二箱,有種禦賜之感。

能看得出劉宏對他此次北伐所做之事極為滿意。

楊明伸手把劍拿了起來。

這是一把八麵漢劍,長約五漢尺,劍鞘通體漆黑,劍柄鑲以寶石,視之威嚴肅穆。

八麵漢劍為漢劍冶鐵技術巔峰作品,劍身挺直,方方正正,樸實無華。

楊明抽出劍來,卻一瞬間八麵寒光,鋒芒畢露。

這便是漢劍的“藏”與“顯”,外圓內方。

說起來劍在秦時比較盛行,但在戰場上容易損壞,到了漢代,環首刀出世便迅速取代了劍,劍則更多成為一種貴族裝飾物。

“所謂劍者,君子武備,所以防身。”

這世家子弟出門隨身佩劍才是常態,不像楊明之前在大街上配把環首刀。

也就因為王甫是個宦官,若是世家子弟,看他那架勢就會對他有所防備。

而八麵漢劍,因研磨有八麵而得名,強度勝於四麵劍,也更為威嚴。

楊明拿著劍揮舞了一番,矯若遊龍,有些愛不釋手。

等把刀劍歸鞘,懸在腰上,他接著喚來親衛,讓其去把隊長及以上的軍官叫來。

待眾人進得大帳,楊明便把兩個箱子全部打開,拱手道:“此番火燒王庭,全拜各位千裏奔襲,奮力搏殺,這些是陛下賞賜之財物,除這把佩劍無法轉贈之外,其餘皆分與大家。”

。您提供大神肉末大茄子的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