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對峙(1 / 2)

三日後,楊明一行終抵不其縣。

其緊鄰北海郡,原屬徐州琅琊郡,今屬東萊郡,因在不其山下而得名。

即已到不其縣,王修便向楊明告辭。

“此番多謝叔治引路。”楊明躬身致謝,有王修在,他們省了至少一日時間。

王修也躬身拜別,和楊明的兩個護衛一起前往營陵。

楊明則帶著剩下車隊的人到了不其縣外,然後他帶人進去找房子去了。

一百多號人不可能全上不其山,大部分人會住在不其縣城,然後楊明帶少數幾人上山求學。

不其縣城周十裏,有三千六百戶。

城不算大,但人並不算少。

而且楊明進城後很快發現,與來時路上餓殍遍野不同,此時的不其縣人來人往,竟還算安定。

他們很快便尋得一大宅,能住百餘人,楊明租下後,便安排剩餘人進城。

浩浩蕩蕩的隊伍,也引來眾多路人圍觀。

古代道路不暢,縣城一般難得有外人進城,一下來那麼多人想不被關注都難。

結果便是,他剛安頓好,就有人來拜訪。

“東萊伏雅,見過少君。”來人自報家門。

楊明聽完對方介紹後也馬上還禮。

東萊伏氏,青州頂級的世家大族。

其先祖可以追溯到西漢的一代大儒伏生,其後代伏湛更是東漢開國大臣,官至司徒,封不其侯。

此時的家主是伏湛的七世孫伏完,襲不其侯爵,任侍中,娶桓帝之女陽安公主。

因為伏生是《尚書》的始作者,楊氏研究的也是《尚書》,楊明因此還在雒陽見過伏完。

當然楊明還知道,伏完的女兒伏壽,曆史中會嫁給漢獻帝成為伏皇後。

“我已為少君在家中備有宴席,還望少君賞臉一聚。”伏雅很客氣。

這樣的邀請也不難理解,楊明此時風頭正盛,連潁川荀氏都可以聯姻不成退而求其次嫁女給他弟,更何況伏氏。

“如此,盛情難卻。”楊明並沒有拒絕。

除了上述那些,伏氏還與鄭玄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如今鄭玄在不其山的學堂就是伏氏的廟堂。

在叮囑其他人先收拾東西後,他便帶著張遼一起去了伏氏家中。

片切醬狗肉、紅燒馬鞭、豉汁煎魚、白灼豬肝、清湯鮑脯、甘脆泡瓜……

伏雅為楊明準備了一大桌子的菜。

菜色豐富,不過楊明此時卻不怎麼吃得下。

任誰在見了一路餓殍後,都很難有一個好的食欲。

“可是菜色不合少君口味?”伏雅麵帶歉意。

楊明馬上搖頭,解釋道:“隻是舟車勞頓,胃口有些欠佳。”

伏雅聞言反應過來:“是我思慮不周,此時確實該清淡一些。”

言罷,他並未撤去桌上酒菜,還是又讓人去做一些清淡的上來。

“連年災荒,今年蝗災之嚴重更是史無前例。”伏雅長歎一聲。

“這一路過來,生靈塗炭,唯有不其縣狀況尚可。”楊明也感慨道。

“也是天佑不其,西有少海,東有嶗山,偶有受災,我伏氏也已盡力施救,可惜勢單力薄,也僅能保不其一縣而已。”伏雅解釋道。

楊明聞言舉杯敬了伏雅一杯。

大災之年能出力救濟,再加上借廟堂給鄭玄,這樣的世家確實不錯。

而且也別說伏氏不去救濟其他地方的人,即便有那個能力也不敢,別說一洲,一郡的災民都能把伏氏吃光。.伍2⓪.С○м҈

他們正聊著,忽然一仆人慌張闖了進來。

“何事驚慌?不知我正與少君小酌?”伏雅麵露不悅。

“是童督郵,他領人與趙縣長在縣衙對峙!”仆人飛快說道。

伏雅聞言臉色大變,一下站起身來。

不過起身後他又想起自己正在宴請楊明,此時離去不合適。

楊明見狀也跟著起身:“不知是出了何事?”

伏雅欲言又止狀,思索一陣後開口道:“少君若是無事,倒是可以一同去看看。”

伏氏先前如此熱情,楊明也不好拒絕,跟著伏雅一起出了門。

等坐上牛車,伏雅和楊明先介紹了一下情況。

仆人口中所說的童督郵,為琅琊郡姑幕人童恢,此時為青州督郵。

督郵又稱督郵書掾或督郵曹掾,代太守督察縣鄉、宣達政令、案驗刑獄、檢核非法。

基本上,類似於後世之監察禦史,位輕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