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太平道(2 / 2)

當然他有半句未說,若是未能痊愈,那便不是符水不靈,而是服用之人不信道所致。

王胡端了符水進去,對著管亥一拜,又對著楊明一拜之後,接著便關上了門。

也就在這時,管亥把那張剩餘的符籙遞向楊明,開口道:“少君,此符籙可飲而治病,也可緘封佩戴,或貼於寢門上,可驅疫鎮邪。”

原來這是為他而畫。

“多謝。”楊明收了下來。

管亥轉身拜別後去往他處為人送符水,而楊明則坐在牛車上離開。

楊明拿出管亥送的符籙,看著上麵還未幹的朱砂,心情複雜。

符水本身自然不可治病,這點以王胡的見識,應當是知道的。

或許去年王胡從叔死的那年,他是拒絕符水的。

但如今他們家成了佃農,他還能有其他選擇嗎?

畢竟對已經幾乎一無所有的家庭而言,一碗並不需要任何錢的符水,它就是最好的安慰劑。

這也是楊明未加以阻止的原因。

符水雖是安慰劑,但心理療法也是被認可的治病之法。

尤其是當其結合藥物之時,會事半功倍。

隻要能救王胡,到底是符水還是藥水奏效,都不再是那麼重要。

車往前行,又有不少屍體被搬出來,運到遠處的空曠地上焚燒。

旋即,又是一道道青煙燃起。

楊明腦海中不自覺地浮現出初入北海時那餓殍遍野的場景。

兩者之間很相似,卻又不同。

那時候他見到的是已經死了的人,而現在看到的更多是等死之人。

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等死,人皆有求生欲,頻死之際有稻草出現,誰又不會去抓一把?

這就是太平道能迅速傳播的原因,因為它就是那根稻草。

……

一月後,因為應對及時,青州的瘟疫明顯緩和。

當然,即便是如此,一月時間,青州有戶籍者依然死了近十萬。

須知青州在籍人數也不過三百多萬。

而且這還隻是在籍人數,不在籍者不知又有多少。

這就是瘟疫在這個時代的殺傷力。

而且這還隻是得到控製,畢竟按照王胡所說,去年也有瘟疫,那誰又知明年會不會還有?

不過終歸是好的事情。

這一天,王胡又一次上了不其山。

他上山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楊明的廬前拜謝。

他看起來比楊明上次見他時又瘦了很多。

“你家中情況如何?”楊明關心道。

“多虧了少君送去的麥子和草藥,今年家裏沒有死人。”王胡一臉慶幸。

他實該慶幸,因為這一場瘟疫下來,他那個裏不乏全家銷戶者。

楊明聞言露出欣慰笑容,都活著便好。

對王胡的家庭而言,他們即遭受不起又一次的天災,也損失不起任何一個勞動力。

接著,楊明讓張遼從房間拿出了兩個月前就已準備好的束脩,然後帶著他找鄭玄拜師。

鄭玄問了幾個問題,王胡回答的都令他十分滿意。

收徒的過程,自然也很順利。

束脩之禮畢,王胡也正式成了鄭玄的普通弟子之一。

“諸多恩情,他日必定湧泉相報。”在從書院出來後,王胡直接向楊明跪謝。

楊明扶起他,心中欣喜。

王胡為可塑之才,如今又得以拜鄭玄為師,假以時日,或可成治郡之才,甚至成長為呂範一般的人物也並非全無可能。

不過此時楊明也不得不承認,他對王胡的欣賞,也與前世經曆有關。

初入某站時,他對做視頻極其渴望,但得不到流量一直無人問津。

是憑借著堅持,和不斷鑽研之精神,才終於做出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

他又何嚐不是從王胡的身上,看到了昔日的自己呢?

作為穿越者,他選擇那些青史留名之人並無不對,但這如曾經自己的“普通人”,努力之人,堅韌之人,也值得一個機會。

。您提供大神肉末大茄子的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