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翠花瞪大了眼睛:“你還想吃老娘下蛋的母雞?你咋不上天呢?想都不要想!”
柳翠花言辭拒絕了:“最多炒兩雞蛋,多的沒有。”
沒辦法,徐慶軍和徐慶黨兩人隻好天寒地凍的去鑿冰看看能不能抓幾條魚回來。
因為吃的不多,身上冷的很,兩人在河麵上直打哆嗦。好在最後還是抓了四五條小魚上來,燉凍豆腐也不錯。
可惜就是即使兩人灌了薑湯下去,也還是著了寒,鼻子堵了好幾天。得虧了多年幹農活,身體底子不差,不是嚴重,連藥都不用吃,就多喝薑湯發發汗兩人也就好了。
吃完年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的時候,說起了徐來寶上學的問題。
今年徐來寶有八歲多了,可以去讀小學。本來七歲就可以去的,但是大隊裏沒有小學,得走一兩個小時去隔壁大隊,就準備孩子大點再讓他去。
再說了,村裏孩子送去讀書都去的晚,小了怕老師講什麼小孩兒聽不懂,那不是浪費錢嗎?
徐來寶是個貪玩的,根本不想去,恨不得到地上撒潑打滾。可惜這次疼愛他的爺爺奶奶都不站在他這邊,哭鬧也沒用。
“讀了書才能像你五叔、七叔一樣有出息,不然你就隻能下地幹一輩子農活。”
徐來寶不以為然:“我爸和二叔有什麼不好的,我覺得挺好。”
“要麼明年你也別去和鐵蛋他們玩了,和你爸一起種田,看看這辛不辛苦。”
“那二姐三姐為什麼不去?”
“你大姐四姐不是去了嗎?你和她們一起不好嗎?”
對於家裏女娃讀不讀就看自己意願了,像二丫三丫就學不進去,也就沒送。
這還是蘇玉秋教她們認字後發現兩人還挺愛學才送去讀書的,不然村裏沒幾家會讓女孩子讀書。
“村裏那些知青讀了那麼多書,還不是來咱們這裏種田了。”徐來寶還是有些機靈勁兒,聽到村裏嬸子大媽們這樣說就記住了。
“等你試試種田苦不苦你就知道了。”
總之事情就這樣定下了,到時候讓徐來寶也下地看看他最後到底怎麼選。
要是還是堅持不讀書,那柳翠花就依他,反正不管怎麼樣,男孩子以後要頂門立戶的,要麼讀書以後有機會去當工人,要麼就給她老老實實種地也能養活自己。
年後柳翠花和徐永昌就沒有繼續去縣裏,也不能一直住那兒,多少要給孩子添負擔的。
徐慶華每個周末都回去,給爸媽送點吃的,怕他爸媽在家裏忍饑挨餓受苦。
每次柳翠花都讓他不用送東西過來,徐慶華不聽她的。
“你和爸別把東西攢著不吃,不想大哥他們等著張口,你們就在屋裏開小灶就是。”
“我們能吃多少,你帶這麼多我和你爸兩個人根本吃不完。”
對於爸媽把節省刻在骨子裏,徐慶華也頗感無奈,隻能在他不停的給東西然後不停的被他媽叨叨中無限循環。
“今年咱們村有一個工農兵大學的名額你知道不?”
“不知道啊,大伯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