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國的外交部有個人盡皆知,但不成文的說法。
那就是如果到了40歲左右,能升任司局級幹部,就有機會成為外交部發言人。
在之前,外交部發言人中,最年輕的一位,是三十八歲就任職了。
不過這個記錄隻堪堪保持了兩年,就被唐寧以一個無可匹敵的年紀給刷新了。
在唐寧剛剛32歲的這一年,就以驚人的速度升任了新聞司的副司長,這是在任何地方都屬於年輕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但放在外交部,放在唐寧身上,卻鮮少有人覺得不合適。
如果按正式的工作經驗來說,距離唐寧加入工作開始算起,剛好過去了十年。
但再加上從大學開始的整整六年的實習經驗,唐寧已經比外交部絕大多數人的資曆還要老了。
更遑論唐寧從初中就以外交部編外人員的身份,跟著徐景明參與了各色外交部舉辦的會議,學術研討以及宴會等場合。
資曆已經老的不能再老了,畢竟在唐寧還被稱呼“小錦囊”的時候,那已經是前前任外交部的部長任職期間的事情了。
唐寧這也算是外交部某種意義上的三朝元老了?
於是,唐寧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華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發言人。
前無古人,也很有可能是後無來者。
所以當唐寧接到讓她兼任發言人通知的時候,其實並不算多意外。
甚至在給師父打電話的時候,唐寧還開玩笑道:“這也算是個半個老本行了吧。”
“畢竟當年是打辯論,現在是發言人,又回到了我最擅長的講話上麵。”
但直到唐寧正式就任外交部發言人的這一天。
被前輩領著一步步走到台前的時候,唐寧竟然莫名地感到有些緊張。
這些年來,唐寧已經很少有過緊張這種情緒了。
以前工作的時候,唐寧對著的長槍短炮,比起現在隻多不少,麵對過的犀利問題,比起即將麵對的,也會是隻多不少,但唐寧此刻竟還是有一絲緊張。
此時,前輩正在前麵向麵前的各家新聞媒體,介紹華國最新就職的發言人。
而唐寧在後麵深呼吸。
然而,就在念到自己名字的一瞬間,唐寧突然就覺得就被一種莫名的心安包裹著,讓她鎮定下來。
然後,像是排練了無數遍,唐寧立刻露出一抹得體且禮貌的微笑,在前輩的邀請下走上那一塊小小的站台。
握手,兩人相視而笑,前輩的目光中滿是期許。
站定,唐寧抬起雙眸環視,麵對台下的媒體微笑著點頭示意。
一張過於年輕的麵龐,快速激起了大廳裏各家新聞記者的好奇,議論聲逐漸響起。
但這一刻,唐寧突然感受到好似一股莫名的力量在支撐著她。
大概是身旁宛如定海神針般的前輩。
或者是是此刻正守在手機前麵,看著直播的家人和朋友們。
亦或是是身後的祖國,是身後的萬家燈火。
“大家好,我是唐寧,一名新任的外交部發言人,請各位多多指教。”
我在等,等一次曆史與現實的交織,等一場華夏盛世,等一場獨屬於中國的盛宴。
……
!
!!
!!!
我竟然寫完了一本小說!
這是我第一次動筆,顯然我高估了自己駕馭故事的能力,而且也沒有控製篇幅的能力。
以至於小說的最後十幾章有些倉促,但這個結局是我認真想過之後才動鍵盤一字一句敲下的。
希望各位讀者大大能給予我一丟丟的包容,可以罵我爛尾,但請不要說我沒誠意。
謝謝各位了!
接下來是我的有感而發了:
咳咳。
首先,現在是一種很神奇的感覺,竟然真的就這麼磕磕絆絆,蹣跚學步般完成了我的第一本小說。
說實話,如果這本小說不是我寫的,我大概會非常嫌棄,因為它文筆的幼稚,遣詞排句的單一,情節構思也沒有亮點,甚至中間還斷更過半年(簡直不可饒恕!)後麵的更新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所以我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感謝以及感恩每一個包容我到現在,給我鼓勵的,親愛的你們(這句話稍稍有些病句,但我就是想這樣排列。)
其次,是我親愛的阿寧,作為我筆下的第一個女主,即便我沒能寫不出她本身的千萬分之一,但我相信她已然在自己的世界裏,有著完整的人生,過著她想要的生活,自由而鮮活的存在著!
最後,有句話是“相遇即是上上簽。”
我們在這本書相遇,也在這本書結束的時候分開,我會帶著你們給我的建議,批評以及鼓勵奔向下一個旅程。
我從不敢奢求能夠久別重逢,但如果真的會再相見,我希望是更好的我與最好的你們不期而遇。
再一次,完結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