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壓倒一切,不作死添亂,那就有功。
這就是周易對身邊人的要求。
他對自己很有自信,他需要的,僅僅是發育時間。
尤其是他現在並不確定這背後是靈氣複蘇、還是天軌交錯。
什麼都不清楚,莫大鳴大放,易少說多看。
“登上人生秀場之前,先苦練技藝吧。躍躍欲試的情緒,可以先用在探索夢界上……”
夢界,這是周易為金手指通連的世界所取的名字。
再次進入前,特意看了下表,21點02。
進入後發現,是該世界的白晝。
秋濃氣爽、豔陽高照,除了荒寂了點,沒其他毛病。
周易繼續跟著感覺走,在人去樓空的荒山野居間徜徉,尋找自己失去的某世記憶。
為此,他腦洞大開,認為自己可能是仙俠小說中那些轉世重修的修士。
特殊原因,提前覺醒宿慧,可想要拿回全部記憶,得另辟蹊徑。
欲做非常之事,得有非常實力。
學校發放的武體操和觀想之法,他是看不上的。
以武入道,怎及練氣修真?
這是彎道超車?不,這是嗶格碾壓。
周易信步遊蕩,不知不覺就來在後山,一座山道旁的洞窟,引起了他的注意。
熟稔感瞬間而至,“九!”他叨念一聲,隨即有些焦躁的上前扒開藤蔓遮擋,果然,岩壁上蝕刻著類篆文的‘九’。
忐忑、懷念、激動、感傷、期盼……五味雜陳,最終都化作一次深深呼吸,周易步入洞窟。
小小石室,簡陋非常,石榻、石幾,破爛蒲團,再無餘物。
周易適應了洞中的黯淡後,輕步來在蒲團前,也不嫌髒,就那麼盤腿坐下。
‘嗡!’腦海中門扉開啟,有記憶紛杳而至。
待到意識從沉浸狀態退出,已經是淚眼潸然。
記憶隻拿回來一部分,但仍舊感覺不虛此行。
修行法門的問題,解決了。
按照記憶中的描述,他的某一世在此地修行時,主要修的是四大類法門。
第一類稱之為道法。乃是最為核心的法門,具體名曰《歸元訣》
第二類稱之為護道。具體就是各種戰鬥和非戰鬥的術法。
第三類稱之為養生。養生是為修道法服務的,活的夠久,才有更多的機會悟道。
其中就包括采補之術。采的是靈氣,補的是丹藥膳食。
周易感歎:“這套功法也是挺邪門兒。仙俠小說中最精彩的采氣、食氣部分,但我這兒,竟然就是用來替代生命精華壯體的!”
的確,他修習的這套法門,最珍貴的,是生命能量精華,簡稱‘精’。
隻有這個精華,配合《歸元訣》才能養魂。
其他的能量,隻能作用於軀殼。
於是誕生了采氣吐納外用壯體,生命精華內耗修道的路數。
第四大類法門,稱之為營生。說白了就是經營生計,籌措修行資糧。
具體囊括了禳災法事、占卜堪輿、治病驅邪,等等。
傳統道教的山醫命相卜,除了山,其他都在這營生類別裏了。
與預期的、有一定差異。但周易還是決定選它。
在周易看來,這個世界的武道修行,說是以武入道,其實就算真入了道,入的也是殺伐道,將人打造成兵器。
氣血如爐,氣血如龍,宛如大炮口徑不斷加粗。
噴頭大,單位時間輸出是狠,但消耗也大。
最終結果就像是改裝車、超頻CPU一般,提前報廢。因此拳怕少壯,巔峰期一過,武者的氣血衰退的很快。
那些玩精神力的,也因為始終對軀殼的依賴過大,隨著氣血衰退而魂力不濟,同樣是沒下場。
就這,也是因為這世界發生了‘靈氣複蘇’,靈氣這種能量影響到了包括人類的萬物,才令武道大昌,因此叫做靈武。
可再靈,也沒跳出‘武’的範疇。
與之相比,養生修道立意高,也更長久。
當然,目標定太高,未必能成,也許就假大空了,但人應該有夢想。
有大誌向,卻也要結合實際,腳踏實地。
具體就是把握好學生賽道的優勢,跟五湖四海的同學們競技,體現價值,獲取天使投,改善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質量的同時,提升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