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介於牛A和牛C之間(2 / 2)

他更沉迷於對編曲的關注。

在他看來編曲是一首歌的靈魂。就像寫文章會用到很多修辭手法一樣。編曲便是一首歌的修辭。

缺少編曲的作品是不完整的。

《找自己》的旋律一響,編曲便瞬間將他代入到了這首歌所要表現的情景中。

首先聽到的是風鈴。

風鈴在夏天的風中搖曳,發出清脆聲響。

緊接著是雷聲。

雷聲在烏雲中翻滾,一場酣暢淋漓的傾盆大雨即將來臨。

風鈴、雷聲將人帶入“大雨將至”的情景中後,旋律終於奏響。曼陀鈴獨特的音色讓這首歌的個性瞬間鮮明起來,聽感上升到一個全新層次。

和曼陀鈴一同奏響的還有木吉他、鼓、bass……

非常豐富的配器。

配器之間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好精彩的編曲。”陳洛在心中驚歎。

在沒有編曲的情況下,這首歌在歌詞和演唱方麵已經非常優秀了。如今加入這精彩的編曲,整首歌呈現出精致的質感。

對!

就是精致。

當歌曲進入副歌部分,編曲變得更加豐富、精彩紛呈。

電吉他的加入讓節奏加強,讓這場雨真的“嘩啦啦啦啦”的下了起來。弦樂中加入Pizzicato(撥弦彈奏的技巧、一種演奏技法)。

這首歌裏麵的Pizzicato很難聽出來,但沒有逃過陳洛的耳朵。

撥弦營造出雨滴一滴一滴的感覺。

“太妙了!!”陳洛嘖嘖稱奇。

這首歌的編曲用心程度達到了極致。

編曲人絕對是“細節魔鬼”。

編曲做得太精致、太細節。

陳洛沉迷於對編曲的欣賞和崇拜中,周遊已經唱完了整首歌。

一氣嗬成。

停止錄製。

“洛哥,怎麼樣?”周遊問。

“沒太大問題。”陳洛說,“練習很多次了吧?一遍過。要不要聽一下?”

“嗯。”周遊點頭。

然後聽了一遍錄製好的聲音,完全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我還要錄一軌和聲。”

“還有和聲的嗎?”陳洛驚訝。

他本以為就這樣了。

現在雖然還沒有做成成品,但整首歌的品質、質感,已經比市麵上很多歌強了。

如果再加入和聲……不知道他會怎麼加。陳洛很是好奇,“行,那我們再錄。”

和聲主要出現在第二段的副歌部分。

“躲在我的屋簷下麵

睡在我的被單裏麵哦

聽著細雨滴滴答答滴滴答答滴滴答答……”

“嘩啦啦啦啦天在下雨”,在這裏的時候,升調的和聲演唱加入進來。“啦~~~~啦啦啦~~耶耶耶~~”

“和聲部分比主旋律唱段還要抓耳!”陳洛被周遊錄製的和聲給驚豔到了。

在沒有編曲的時候,這首歌他打8分。

加入編曲後,他給這首歌打9分。

錄製和聲後!《找自己》直接成了他心目中的神曲。如果要打分,必須9.9分!剩下的0.1分是這首歌太完美了。

當周遊錄完和聲部分,陳洛豎起手指稱讚:“這首歌介於牛A和牛C之間!”

“編曲誰做的?”陳洛充滿了好奇。

要膜拜一下這位編曲大師。

……

……

這本書介於牛A和牛C之間,所以讀者老爺們快給小萌新投月票、推薦票、打賞吧。新書投資也搞起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