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這瓜保熟嗎?《煩惱歌》,第五期開(1 / 3)

第149章 這瓜保熟嗎?《煩惱歌》,第五期開播

鄭虎東連吃了三碗biangbiang麵才心滿意足打了個飽嗝。

正常一碗biangbiang麵是三根。

鄭虎東第一碗加了兩根。

一共是一斤的量。

後麵的兩碗是正常的量,每碗六兩。

三碗麵鄭虎東一共吃下兩斤多的麵,把老板都給驚呆了。最重要的是他還喝掉了三瓶冰峰。

吃完biangbiang麵從老白麵館出來,聽到老板在店裏用關中話唱:油潑辣子biangbiang麵~~啊啊額~加上蘿卜絲絲它更顫~~~

走出店的周遊等人聽到這歌聲都不禁開懷笑起來。

鄭虎東:“這老板真樂嗬。”

周遊:“可不樂嗬,剛才他可是接了一單大生意。”

大生意的意思是指鄭虎東一個人吃了三個人的量。

吃完飯下午一點。

剛好是夏天一天中最熱的時候。

這家biangbiang麵距離周遊他們住的酒店不遠,於是大家決定回去睡一覺避避暑,下午不那麼熱了,再去逛逛長安的古城牆。

回酒店的途中鄭虎東看到路邊有人開著小貨車在賣西瓜。

這麼熱的天吃個西瓜解解暑不過分吧?

二師兄上去就問:“老板,瓜怎麼賣的?”

老板:“諾。”

老板指了指貨車前掛著的小黑板。

上麵寫著朔方西瓜2元一斤。

“兩塊,還挺便宜的。”鄭虎東說,他尋思著挑兩個大的。畢竟他們有四個人。

正挑瓜呢,聽老板說:“是2.99一斤。”

“你那不是寫著2塊嗎?”鄭虎東為了確認再次看向小黑板,這時他才注意到的確是2.99一斤。

2寫的特別大。

.

99寫得像螞蟻一樣小。

現在這些小老板啊,為了吸引顧客,手段可真不少。

鄭虎東也懶得還價了,現在西瓜的確要賣這個價。

從西瓜的價格就可以看出物價漲了多少。

周遊記得小時候西一塊一斤,西瓜大量上市的時候,五毛一斤的西瓜都買來吃過,最便宜的時候三四毛。

現在五毛錢能買啥?

雪糕都買不到了!

全是刺客!

可工資沒怎麼漲啊……當初媽媽的工資三千出頭,現在也才四千多點,沒漲多少。但物價翻了好幾倍。

現在人生活壓力大不是沒有原因的。

鄭虎東挑瓜的時候,拿起來,看看紋路,然後用手拍了拍聽聲,“你這瓜保熟嗎?”

老板聽得微微一愣,“保熟,保熟!不熟不收錢。”

周遊聽到這句熟悉的台詞,腦海裏瞬間浮現出劉華強。

這年頭叫強哥的都不簡單啊。

西瓜強、賣魚強!

嗯……還有亂入的光頭強。

別說此刻的二師兄還真有點社會人的味道,大肚子,大褲衩,涼拖鞋……就差大金鏈子和文身了。

以後得叫鄭虎東虎哥或者東哥啊。

鄭虎東買了兩個五斤的西瓜。

回到酒店睡了一覺後到遊泳池遊到三點,吃瓜,然後出門去長安古城牆。

古城牆之上非常寬。

古代士兵們可是能在上麵練兵的。

周遊他們租了自行車,騎著自行車在城牆上慢慢悠悠閑逛。

這個點城牆上有很多古裝的小姐姐。

或三三兩兩悠閑散步。

或在拍短視頻、直播。

長安這座千年古城,文化底蘊深厚,古建築多,穿古裝、漢服在這裏很流行。

嗯……嚴格來說因為星聯邦的統治,東方文化在全球都很盛行。

無論在東大陸還是西大陸,都能看到很多各種膚色的人,穿著東方華夏服飾。

在星聯邦已經不存在文化輸出的說法了。

因為東方文化已經滲透到了東、西大陸的方方麵麵。

【在長安古城牆上悠閑騎自行車,生活點+1】

周遊他們選擇下午在這個點騎車繞古城牆,一方麵是沒那麼熱了,另外也是因為古城牆上的日落很美。

是一個欣賞日落的絕佳地點。

當太陽慢慢在西方沉落,西邊天際都被紅色染透,雲朵也被鑲上了金邊,懸掛在這座古香古色的千年古城的西邊,落日餘暉將整座古城侵染得金碧輝煌。

站在城牆上看日落,有種別樣的體驗。

周遊帶了相機。

拍下了這幅日落美景。

四人也拍了合照。

待太陽完全落下,夜幕降臨,周遊四人也從城牆上下來。

長安華燈初上。

這座古香古色的千年古城,在輝煌燈光的映照下,盡顯恢弘與繁華。

它的夜景一絕!

周遊他們簡單吃了點東西,準備去芙蓉園,然而在經過城門的時候,忽然聽到了歌聲。

應該是街頭歌手。

“在唱你的《藍蓮花》呢。”鄭虎東說,“走,過去看看。”

還不及周遊說什麼,鄭虎東便帶頭向著歌聲的方向而去。

沙銳、李硯也快步跟上去。

周遊也隻能跟著。

歌聲是從城牆城門下傳來的。

四人很快來到城門下。

周遊他們看到有一支由五個人組成的樂隊正在那演出。

主唱、吉他手、貝斯手、鼓手、鍵盤手。

他們正在演奏著《藍蓮花》的旋律。

主唱看起來年齡不大。

但唱起歌來,很有範兒。

在樂隊四周圍著很多男男女女在聽他們唱歌,舉起手機拍照。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遠,盛開著永不凋零,藍蓮花~~~”

當樂隊一曲唱罷,圍觀的觀眾們高呼著好聽,然後鼓掌。

鄭虎東也跟著吼了一嗓子。

然後毫不吝嗇的貢獻出他的巴巴掌。

周遊四人本就是名人,加上有攝像師跟隨,他們的到來早就被圍觀的觀眾和樂隊成員注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