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周沁也是之前就考慮的。
從那一遝紙中翻出幾張紙,接著說:“先說咱們周家的孩子,五歲以上,十五以內的孩子必須進學堂,無論男女。早上,晌午都在族學吃。”
“一天在族學吃兩頓飯?”族長問道。
“這樣各家的支出會不會太大了?”三伯爺質疑。
周沁微笑著看著他們:“咱們周家入族學的孩子。第一年所有費用全免。”
“什麼?”一屋子人,除了周圓靜靜的聽著,其他人都一臉震驚的看著周沁。
周沁看著他們堅定的點頭:“沒錯,不收束脩,筆墨紙硯免費,吃飯也免費。”
九叔爺提醒道:“二丫頭,你要知道,周家五歲到十五歲之間的孩子,大概有二十多人。可是咱們族裏現在什麼族產都沒有。這錢怎麼來?”
“錢的事情我會想辦法。但是,進來族學,想渾水摸魚是不行的。每個月夫子都會對孩子們進行考核,一成或者兩成名列前茅的孩子有獎勵。但是次次考試都在最後的孩子,如果不是天生的不適合學習。那這個孩子就會被勸退。
適合讀書的,又想科考的,族裏會供他們科考的一切費用。不合適,或者不想科考的,會讓他們學技術。技術學成後,必須為族裏做事三年。”
周淇問道:“姐那一年後呢?”
“一年後看情況,會有適當的收費。”
“如果第一年不收錢,後麵再想收錢,恐怕會比較難。”
“不會,他們會心甘情願的交錢,送孩子們來上學堂。”
眾人疑惑的看著她。
但是周沁這會沒打算回答:“以後大家就知道了。”
……
時間過得很快,年味兒還沒結束,就來到了正月十五。縣裏每年的元宵節都有燈會。
周沁的性子是不大喜歡湊那種熱鬧的。可是幾個孩子不知怎麼知道了,都吵著要去。周沁想了想,來了這裏幾年了。年年的元宵燈會,七夕燈會她還真沒參加過,也有點好奇,想想也就同意了。
即便這樣,四個孩子的課業,也沒停。上午範夫子給四人上完課,考教過,才放四人回了後院。
中午吃過午飯,四輛馬車才晃晃悠悠往縣城方向去。除了周沁這邊的十餘人,同行的還有周大哥一家,周淇兩口子和周濤,麥苗。
到了縣城在提前訂好的客棧裏休整了一番。就步行到“聚味齋”吃晚飯。
“聚味齋”這處燈會最繁華的一段,二樓剛好能看到街上正在搭建的展示台,和戲台。
他們明裏一行二十二個人,要了兩個包廂。周家人一個包廂,周圓,天五,小桌子等人在隔壁包廂。
周沁這邊點了一桌子菜。同樣的菜,隔壁也上了一份。
周沁看到“大盤雞”心生感慨。這還是她懷著三個寶寶的時候,第一次來縣裏,第一次在他家點的第一份菜。結果還一口都沒吃上。
這次她隻點了這道“大盤雞”,就把菜單交給了其他人。
飯菜很快上來了,周沁夾了一塊兒雞肉給周淇:“還記得我第一次來縣裏,晚上帶回去的雞肉嗎?就是他家的。”
周淇回憶道:“嗯,我還記得,那天我和奶奶小濤一起吃的,那是我第一次吃酒樓裏的菜,當時隻覺得那是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