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唯心的世界(1 / 2)

當然,能在一日之內成就鬼仙境界,一步登天,除了靠他之前在元神一道上的積累,也與張唯修煉的是過去彌陀經這門無上神魂法門有關。

他現在已經盡悟此經之精要。

過去彌陀經,不變是本心,隻要能達到“穩守本心,真如不二”,便可“萬魔群舞,唯我不變”!

張唯的武道之心何其堅定,心神堅如磐石,修煉起過去彌陀經來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這門法訣的關鍵,在於過去不可更改,我如過去,萬邪莫侵。

盡管張唯如今還沒有見到《現在如來經》和《未來無生經》,但憑借對《過去彌陀經》的理解,他對另外兩本經書的經義,也有了一絲把握。

沒有過去,不成現在,惶談未來?

隻有三經合一,方有可能超脫彼岸!

另外太上道的“宇宙”二經,“宙”經中的“宙”字涵蓋過去,也是由過去所組成,想必與過去彌陀經也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隨著對過去彌陀經的領悟,張唯不禁明悟到,想要成就陽神,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道。

大道清晰,那麼未來的道路坦蕩,很容易進階,修煉速度一日千裏。

可是大道上模糊,成就必然有限。

仙道也好,武道也罷,越是修煉到後麵,功法秘籍越不重要,甚至資質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道”。

必須要有自己的道,未來才能成就陽神,以及粉碎真空的無上境界。

若是沒有自己的道,修煉道術,也就是二三次雷劫,最多不超過五六劫的層次,連七次雷劫造物主都永遠不可能達到。

若是沒有自己的道,修煉武術,也頂多隻是武聖,想要成就人仙幾乎沒有可能。

而即便是得到種種奇遇,勉強成了人仙,也是低級人仙,絕無可能達到粉碎真空的極致。

“所謂的道,就是明悟己心,了解自己的價值取向,人生追求,再從中總結出自己的智慧。而我的道,在於追求真知,探尋真理,領略修行之路的無盡風景,誌在踏上修行的巔峰,這便是我的道!”

張唯的目光中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信念無比堅定。

當然,在初穿越到這個世界之時,他也不是沒有想過,效仿中古諸子,以及後來的紀元之子易子一般,做學問,成聖人。

中古時期,諸子聖賢都是在家閉門讀書,以自身智慧壯大神魂,一到學問大成之後,便可一舉成就造物主,能夠神遊天外世界。

不過張唯自認讓他靜心讀書,體悟前人道理尚可,真正要做學問的話,卻不是那塊材料。

而做文抄公,又實在有違本心,是以這條道路並不適合他。

張唯固然可以將自己前世的經史子集,百家學術竊為己有,充作自身的智慧,並以偷天換日之法,蒙蔽這方天位,從而使自己的神魂快速壯大。

但是且不說他做不到這般厚顏無恥,就算真的要抄,這其中也有一個不得不麵對的問題,那就是隻有真正的智慧,才能壯大自身神魂。

並不是意味著他隻要照搬一部論語過來,就能冒充孔子。

最起碼,他要充分的理解其中所要闡述的觀點,表達的道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