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沒有他們先後的處理清除,恐怕大齊能有如今也困難。
如今女子入朝為官之事已定,扶持寒門之事,也要很快提上日程。
日子逐漸變暖後,許迎蓉生下一個小團子。兜兜特意興衝衝的去看了,發現是男孩後,立刻沒了興趣,繼續興衝衝的圍著啾啾轉。
倒是許迎蓉,心中輕鬆了很多。
小孩子長到堪堪一歲,許迎蓉就叫李禎去請封了世子。
李禎也不知如何想的,在與李京墨商議許久後,給兜兜也要來了一個公主位。
啾啾賜號榮華公主,她被賜號為榮安公主,姐妹二人倒也和美。
綏和六年,在外任職三年期滿的何縣令,以極優的政績被調回朝中,入了吏部。
這是朝中第一位,堂堂正正站在朝中的女官。
而這一年,有很多鳳儀書院的女學子,也再次參加科考上榜。甚至在綏和九年時,還出現了一位女狀元。
本朝的第一位女探花與這位女狀元的事跡,後來也常被人津津樂道。
在綏和十年時,李京墨下旨,給杜秋石和何瀟玉賜了婚。二人圓滿完婚,了卻了何家夫妻的一樁心願。
綏和十一年,榮華公主已滿十歲。
可皇帝膝下仍然隻有此一女,朝臣們冷寂了多年的心再次沸騰起來,個個攛掇著上諫,叫皇帝選秀充實後宮,為皇家開枝散葉。
但眾人誰都沒料到,李京墨當即下旨,將榮華公主立為了大齊儲君。
一時之間,朝上議論紛紛,諸多反對的折子如雪花一樣飄到了帝王的桌上。
但帝後二人在綏和元年鋪的路,在這一年終於顯現出來。
那些寒門扶持出來的子弟,那些已經傲然立於朝堂的女官,一邊倒的支持榮華公主上位。
就連已經在軍中有了名望的榮安公主,也特意書信前來,支持將榮華公主立為儲君。更遑論那些誓死忠心皇帝的北府軍,從無異議。
眾人這才明白,下一任女帝的朝臣班子,早在十年前就已經組建好了。
儲君之事很快就順利推行,同年北戎來犯,卸甲多年的皇後,替皇帝禦駕親征。
在捷報連連傳來時,眾人才恍惚想起,當年那個被陛下以一己之力扶上後位的皇後,從來都不是什麼軟柿子。
無論是如日中天的鳳儀書院,還是朝中各個不輸於男子的女官,都是她一手促成。
而如今,更多的女子也繼承了她的意誌,展開雙翼,盡情的往更遼闊的天空翱翔而去!
……
綏和十三年,北戎被逼退回草原內部,與大齊定下友好條約。
綏和十六年,儲君及笄。大齊內部穩定,百姓生活安寧,皇帝令儲君監國,宸王攝政,帝後二人一同出宮南巡。
此次南巡從上京開始,一路往東又往南,最後往西去到了安西。
南巡耗時三年,待儲君年滿十八時,帝後二人同時回京,禪位於十八歲的儲君榮華公主。
至此,大齊女帝繼位,改元長安。
。您提供大神莊大刀的東風第一枝趙茯苓孫怡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