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名斥候,無一人生還,圖努軍中一片嘩然。
將領們議論紛紛:
“卻不知大帥如何想的,三百名斥候去打五萬宣犬,明擺著是讓他們送死!”
“可惜了三百好軍士,都是百戰老卒!白白送了性命,連宣犬的毛都沒傷著!”
“要是大將軍涅古來還在,豈能做出這等荒唐事來!”
“趕緊撤軍回雙熊關,羊角關打不下來!”
諸將指指點點,上將科古蟬一語不發。
車羅沙看著沙盤思量一夜,天明時分,突然笑了。
科古蟬詫道:“大帥何故發笑?”
車羅沙道:“潛龍崗上沒多少人馬,敵軍不過虛張聲勢。”
科古蟬費解:“三百精銳一去不返,敵軍兵力定有數萬。”
“你錯了!”車羅沙搖頭,“斥候臨行之時,我還特意叮囑,不要與敵軍死戰,隻管探出虛實就好,
斥候皆身經百戰,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該撤,他們自有分曉,敵軍倘若真有數萬之眾,斥候會立刻回營報信,不會無謂送命。”
科古蟬道:“依大帥之意,斥候發現敵營空虛,深入敵營探查,以至全軍覆沒?”
車羅沙點頭道:“敵軍怕消息走漏,故而全力攔殺斥候,以至斥候無一人生還,倘若真有數萬大軍,調動兵馬,反而不會如此縝密。”
科古蟬覺得這都是車羅沙隨意推測,可又不好明說,且問道:“為今之計,當如何破敵?”
“無須破敵,明日你先帶上五萬大軍走山道,且他們有沒有膽量阻攔你!”
“五萬大軍?”科古蟬有些不情願,“大帥,五萬大軍與潛龍崗上的宣犬兵力相當,敵軍占地勢之利……”
車羅沙怒視科古蟬:“我時才說了,敵軍乃虛張聲勢,莫說五萬,就連五千人都未必能有,汝身為上將,畏首畏尾,何以擔當重任!”
科古蟬不敢抗令,當即點兵五萬,清晨開赴潛龍崗。
不得不承認車羅沙的智慧,他準確的判斷出了徐誌穹的真實實力。
徐誌穹原本有四百三十多人,昨夜與圖奴斥候惡戰,雖說大獲全勝,可也有傷亡,五十八人戰死,一百餘人受傷,其中重傷二十六人,被韓宸用傳送法陣分兩次送回了羊角關。
韓宸的傳送法陣有上限,一次傳送不超過二十人,雖然有特殊的法器能夠存儲法陣,但依舊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全員撤退。
除了傷亡,還有其他問題。
士兵鏖戰一夜,基本沒合眼,體力消耗非常嚴重。
尤其是童青秋,昨晚一戰,全靠他控製兩百多個紙人,時刻掌握著敵軍的動向。
可控製兩百個紙人已經到了童青秋的極限,戰鬥結束後,童青秋當場昏迷,直到天亮才蘇醒。
情勢嚴峻,好在徐誌穹已經完成任務,他隻需要拖住敵軍一天,剩下的事情,能做多少算多少。
天明時分,科古蟬帶著五萬大軍浩浩蕩蕩來到了潛龍崗,真就被車羅沙說中了,徐誌穹不敢打。
軍士手裏有弓箭,每人三十支,就算全射中了能射殺多少圖奴?
為什麼不多帶些羽箭?
帶多了沒用,開弓需要體力。
一名軍士連續開弓十次,手臂已經開始酸麻,三十支羽箭是極限,再多了都射不到山下去。
除了弓箭,還有牛玉賢準備的一百根圓木,全都推下去,又能殺敵幾何?
等把家當都打光了,還能作甚?
下山?衝鋒?搏命?
三百多人衝到五萬大軍裏,連個浪花都濺不起來。
既然不敢打,還留在這作甚?
徐誌穹似乎另有打算,非但不退兵,還命軍士在山間擂鼓搖旗,甚有聲勢。
圖奴將領看著奇怪:“戰又不戰,卻還擊鼓作甚?”
車羅沙笑道:“他哪有膽量一戰?跳梁之輩,猶不知恥,死到臨頭,猶自叫囂獻醜,倘若早些離去,這些宣犬尚可苟延殘喘,而今進退無路,一如甕中之鱉。”
眾人聞言,交口稱讚。
昨夜卻還抱怨車羅沙不懂戰術,今日見宣軍不敢抵抗,方知車羅沙料敵如神。
一名圖奴將領上前道:“我願帶領一萬精兵,斬下這些甕中鱉的首級,獻予大帥!”
“一萬大軍?”車羅沙放聲大笑,“潛龍崗上之宣犬,其數不過千人,你若帶上一萬大軍與其纏鬥,卻正合他意,
無須發一兵一卒,且把他們困在山上,等攻下羊角關,再把他們捉回來,煮成肉羹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