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霏主要職責為掌修實錄,記載皇帝言行,進講經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稿,也不用上朝,翰林院的人對雲霏都是很客氣的,要什麼資料也就說一聲就可以,這就是有後台的原因吧!
花裴羽和黃梓亭也是和雲霏一同共事,隻是不一樣的是雲霏可以經常見到皇帝,其他其實也沒有什麼不一樣。
雲霏也就忙了一個多月,把所有資料大概了解後就開始清閑了。
國公爺和國公夫人經常往雲霏家跑,今天送這個過來,每天送那個過來,反正每日都能看到國公府的人進進出出。
反正他們二老就是認為,他們母子二人在和自己的兒子鬥氣,現在兒子不知道有什麼任務,離京了,他們也沒有辦法把人押過來求原諒,隻能想著多走動感情就深了。.伍2⓪.С○м҈
支持太子的官員也紛紛前來示好,這早晚都是自己的一派的,其他皇子很不是滋味,花裴羽雖然是能拉攏,可是他和餘秋落關係那麼好,餘秋落已經站隊了,花裴羽這人雖然很有才華,可是不一定能為己用,也就探花還有可能為己所用了。
不要小看翰林院任職,從官職上來看,進入翰林院似乎還沒有同榜其他人的官職大,但翰林院卻不是個普通部門,是“儲相”之地,真正的幹部儲備基地。
皇帝經常會召見雲霏,因為皇帝無論和雲霏聊什麼都可以答上來,並且還可以給出建議,皇帝都想要直接給升職,不過現在給升了那不會是因為身份的問題嘛!
因為正常需要三年一升,立功才可以提前升職,現在還一個月不到就升很不符合常理。
皇帝反正對這個狀元非常滿意,看著那幾個兒子都覺得黯然失色了,哎!這小子怎麼就宇文景那小子呢!
這一個不就把自己的一堆兒子給比下去了嗎?
雖然現在雙方都不承認,可是這都板上釘釘的事了,這還有什麼可說的。
到了太後壽辰,每年太後的壽辰異常的盛大。
渭州雙驕自然也在邀請的行列,太後想看看這兩位的風姿,並且提議他們表演一個節目。
其實這往年也有這樣的例子,也不算過分。
所有大臣都繞席而坐,皇帝坐最中間,太後在皇帝的右方,古代是以右為尊,皇後則在皇帝的左方,往兩邊延伸就是後宮娘娘,公主。
可是隻有一個另外,那就永昌郡主,她緊靠太後的位置,太後可以說最喜歡的就是太子和永昌郡主。
永昌郡主是永昌王的女兒,永昌王是太後的親生兒子,太後一直把永昌郡主養在自己身邊,可以說比其他任何公主都要風光。
永昌王是很少回京,其實他什麼時候都可以回,皇帝因為對於太後的敬重,沒有下什麼詔書,可是太後說這樣就好,少回來兄弟感情才會永久,太後去永昌王的封地,多過永昌王回京的次數。
皇帝小時候就是過在太後名下的,那時候太後還是妃子,後來才有了自己的孩子,最後因為皇帝很受先皇的喜歡,才立了太子,因為後位空置,立了太子後才立的皇後,可見先皇對這個孩子的喜歡。
至於皇帝的生母,沒有什麼記載,隻有皇帝知道吧!估計是白月光或者朱砂痣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