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什麼星際殖民時代!二十一世紀所有稍硬一點的科幻反映出的太空飛船生活,都有十八世紀大航海時代的影子,幽閉狹小的船艙,渾濁的空氣,以及相互猜忌的船員關係!地球的普通人支持科技發展,是為了生活更好,可不是憶苦思甜。

眼見著,地球上技術和經濟脫節越來越嚴重,分配不公,很多人口被邊緣化,導致結構不穩。矛盾橫生,眼見著隻能通過爆發第五次世界大戰破局,通過國家民族的生存危機,來促進文明集力,將科技繼續拔高一層。但就在這黑暗的前夕,危機突然解除了。

因為,基礎物理突破了!

2533年地球科學家通過中微子訊號發射器,穿透地心後發現了奇異的回應,經過五年的研究,他們發現,在地球中心這個引力心區域內,是可以通過高能物理產生蟲洞效應的。

而更早的時候,生命科學領域,也恰好有相關技術儲備

2455年的時候,醫療領域的大團隊,在人腦中確定了人類意識現象掛鉤的微觀物理現象。

2478年,用特定的物理試驗場,將身患絕症的自願實驗者,在其大腦停止運轉的三分鍾內,臨時保存了意識,植入到了碳基芯片中,維係了五個月的思維存活。

所以在,2545年,全球進行重點攻關,將物理場保存的人類意識和芯片,成功地在一個新生大腦中重新構建了自我思維。

自此位麵穿梭的基礎已經完成了,人類可以以信息態的模式,探索微觀蟲洞另一側可能的物理世界。

在2587年,人類的太空飛船在月球,火星,金星,乃至木星,土星核心測繪,確定了這項技術可廣泛應用各大星體上。

……

萬古長夜終結了。

從21世紀,到26世紀,經曆了兩次有核的世界大戰後,這個世代的人類陡然發現,未來也許不是星辰大海,而是,多元位麵的探索路途。同時人們發現,地球文明其實不那麼孤單,在諸多平行宇宙上,如同的倒影一樣,存在著各種人類社會的跡象。

衛鏗出生於2590年。

……

時間:2608年地點:浦海四號區域。

在第四次世界大戰後,這裏已經重建了高樓大廈,但是這些現代建築之間,是一條條藍汪汪的海水河道。——和曾經的威尼斯一樣。

由於第四次世界大戰過程中,大量海底甲烷被釋放到大氣中,全球急速變暖,所以南極冰川融化了。曾經繁華的大都會,現在已經變成了平均水深兩米的水澤之地。不過沒關係,海平麵的上升,這並不代表就能讓海洋生物在這裏浪了,人類的工程基建能力反客為主。

人類修建了一個個壩體,將這些大陸架上的區域分割成一塊一塊的,在這一片片淡水區域上建造了一塊塊類似蘇州水城一樣的行船城市。WwW.com

這樣的建設不僅僅沒讓人類活動範圍減少,在大地上衍生的方格體將淡水區域快衍伸到過去的大陸架了。25世紀後在過去的黃海區域湧現了的一座座新都會,才是瀕臨大洋的城市,現在的浦海反而算是內陸了。

一條條私家小船穿過城用小河道,一條條萬噸輪船穿梭在城用河道,都是由城市內的信號站導航——無人駕駛?哦,這在今天不算什麼噱頭,就像智能手機微信qq視頻通話時代,可視電話也不算什麼了。

在這一片繁榮中,自然少不了大量運轉的工業區。

第五次工業革命後,工廠在信息技術的加持下徹底自動化,智能化了。

整個工廠中就如同過去各種手動控製拉杆的蒸汽機車,變成了智能屏幕化的座艙汽車一樣。曾經需要預留大量人員辦公空間的工廠,現在變成了電子模塊控製的緊湊生產集成園。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一個工業區還要占地數百公頃。其中包括道路,公園,還有水電設施。而現在,在占地三公頃的土地上,向上衍生四百米,向下衍生六百米,在這麼一座密集的大廈中,塞滿了各種機器,而一隻隻帶著鏡頭的機械蜈蚣遠程控製機器人通過管道攀爬,作為工人們的替身在裏麵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