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眼前的街道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車如流水馬如龍。
四周店鋪,鱗次櫛比,一眼望不到盡頭。
北海雖然是一座小城,可是因為東麵大海,北臨長江,物產資源豐富,所以這裏竟有許多紅發碧眼的西域胡商行走,帶來許多新奇物事。
顧謹言大開眼界,一路走一路看,即使以他後世的見識,也大覺驚奇。
途中,他當然也嚐試著去詢問那些一看就比較繁忙的店鋪,是否招收人手,不要工錢,隻要管飯就行。
可惜,即使他要求放得這麼低,絕大多數店家看到他文弱秀氣的模樣,都是毫不猶豫搖頭。
“不收不收。”
“我們的工人滿了。”
“你一介文弱書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來我們店鋪能做什麼?走開走開,不要妨礙我們做事。”
……
顧謹言不免有些沮喪,雖然他早已料到找工這事沒那麼容易。
但也沒想到,難到如此程度。
不過也正常,一個剛來到這個世界的人,豈能那麼輕易找到工作?後世多少人,求職無門,屢屢碰壁,這都不過是常態。
深呼吸一口氣,顧謹言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保持笑容,繼續往前走。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已經橫跨三條橫街,顧謹言來到一條有些特別的街道。
這條街道,相比剛才那些酒樓食肆林立的商街安靜了許多,青石鋪成的小道上,一塵不染,四周的店鋪,賣的多是字畫、文房四寶、書籍、雜記等一些東西。
“哦,看來是書畫一條街。”
顧謹言知道,古代有些地方,一些同類型的店鋪喜歡紮推,這樣雖然競爭更大,可同時也能形成集群效應,使人一旦需要購買什麼東西,就直接往那去。
這就是慣性記憶。
譬如後世京都潘家園的古玩一條街,有人去京都旅遊,要找古玩,就去那裏。
一些旅遊城市都特別喜歡搞的小商品一條街,要買點什麼紀念品回家,就去那裏。
每座城市基本都會有的一兩條美食一條街,有外地的客人來了,要吃遍當地美食,便帶去那裏。
書畫一條街道理同樣如此。
想到大儒是一個文道世界,這書畫一條街不知是否有所不同,顧謹言不由自主地走了進去。
迎麵,一間高有三層,十分顯眼的書鋪出現在他麵前。
書鋪上方,掛著一塊長條形楠木牌匾,牌匾之上,四個大字,筆墨淋漓,龍飛鳳舞。
“集賢書館!”
“嗯,這字……”
哪怕顧謹言對書法不甚了解,亦可看得出,這四字絕對是出自大家手筆。
他目光下移,落到其右下角,果然在其下方,看到了一方朱紅的印章落款:李北海!
“這人是誰?能替如此大的一間書鋪題字,關係隻怕非同尋常,這人定是大有來頭,隻是不知其具體身份。”
顧謹言搖了搖頭,這種事暫時不是自己這種小人物能過問的,也就懶得細想。
心中懷著對這個世界書籍的好奇,信步走了進去。
他一身長衫,氣息儒秀,哪怕他看起來麵有菜色,門口的侍童仍不敢阻攔半分,反而恭恭敬敬地將他請了進去。
讀書人的地位,在這大儒地界可見一斑。
集賢書館的一樓,就占地足足有三四畝寬闊,裏麵人群摩肩接踵,都和顧謹言一樣身穿長衫。
有的甚至明顯是貴族公子哥,身披綾羅錦緞,腰佩白玉,在裏麵選購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