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書法五境(1 / 2)

“不急不急,都有機會……”

就在這時,那酒樓的譚掌櫃急忙前來打圓場,插到了顧謹言與那凶橫壯漢中間,有意無意間地把顧謹言保護在後。

隨即,他麵朝藍衫青年,一臉堆笑:“趙公子,您也來了,能得到您的墨寶,真讓鄙酒樓蓬壁生輝,等下字畢,還請務必進酒樓用膳,今天的費用我全包了。”

“算你識趣,哼……”

藍衫青年趙鯤鵬似乎享受慣了別人的奉承與討好,坦然受之毫無波動,徑直走到了書桌之後,然後也不猶豫,輕捊衣袖,卷於腕口,然後伸出右掌,四指自然並攏,大拇指朝上。

然後將右手無名指和小拇指進行彎曲,並中指食指,自然稍有彎曲,最後左手拿筆,直接放到中指與無名指處,垂直右手拿筆,大拇指按壓住筆管。

他眼神一凝,渾身上下,陡然而生一股正直剛烈之意。

持筆在手的他,和剛才走過顧謹言時,那紈絝輕浮的模樣截然不同,竟然有了一絲凜凜然若山風海雨的氣勢。

“這就是此世界的文道嗎?果然不凡!”

顧謹言眼神一動。

他還是第一次親眼見到這個世界的人寫字,和原來的世界的確有所不同。

明明是一個再真實不過的紈絝士子,當持筆在手,就和將軍有了劍,戰士有了馬一樣,瞬間擺出了衝鋒的架式。

那一刻,他已不再是一名普通紈絝,而是凝聚了儒道正意,書道筆勢的格物境儒生。

原本心頭的憤怒悄然壓下,他聚精會神地打量著對方,雖然不能靠近過去看,隻從這裏,已可見其手法端倪。

而且這裏是酒樓征聯,自己剛穿越而來,不懂這邊的律法政治,更不清楚對方身後的背景來曆,若是強與對方硬碰硬,殊為不智。

看了看對方所帶隨從那膀大腰圓的模樣,再看看自己瘦不拉嘰的手臂,實在不是人家對手,顧謹言隻能退後一步,暫時忍下這口氣。

不過趙鯤鵬這個名字,他卻是死死地記下了。

“或言: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是也。”

有人問孔子:“用善行回報惡行,怎麼樣?”

孔子回:“如果用善行來回報惡行,那用什麼來回報善行呢?”

“用公正無私回報惡行,用善行回報善行才是正理。”

遇到委屈,一定要報複回去,當然,實在打不過的,也絕不能衝動。

記在小本本上,回頭再想辦法,報複回去。

孔子為何能周遊列國,以德服人?當然不是因為他隻會講道理。

還因為他身高九尺六寸,用漢尺換算過來,就是身高妥妥的兩米多。在平均身高不足七尺的古代,對於孔子來說前方就是一馬平川。

而且孔子武力過人,還為此專明發明了一個成語,叫孔武有力。

再加上他身後隨時跟著七十二弟子,三千小弟。

想一想你與他們在野外相遇,對方一群人烏泱泱圍著你,幾十上百雙眼睛一起緊緊地盯著你,要跟你講道理,你聽還是不聽?

聽就跟你講道理。

不聽就跟你講物理。

所以,打得過叫以德服人。

打不過,就叫以德報怨。

道理,隻在拳頭的威懾之下。

在儒道有了溝通天地的能力之後,更是如此。

……

而和顧謹言一樣,看到書桌後三人已經開始書寫,所有人不由一齊安靜了下來,摒息凝神,靜靜觀看。

趙鯤鵬持筆在手,眼神凝望遠方,略一思索,隨即文思一動,頓時有了靈感。

隨即,隻見他手腕一動,飽蘸濃墨,筆杆垂直,掌豎腕平,瞬間轉腕落筆,“唰唰……”一陣沙沙聲隨即傳入眾人耳朵,聲音越來越大,彙聚在一起,竟似是千百人同時提筆書寫。

“這……”

聽著那陣奇異的沙沙聲,不少人麵色變了。

這趙鯤鵬紈絝是真的紈絝,但是他的書法境界,隻怕也真有不俗水平,不是在場大多數普通人可比。

“說不定還真能被他拿個魁首。”

有人低聲喃喃道,立即被四周的人製止,因為他剛發聲,便見那名趙鯤鵬的隨從眼睛一橫,猛地眼泛凶光,朝他這邊位置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