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節 用工製度(二)(1 / 2)

鄔德開了一個群眾會,在會上符有地和他的爪牙被群眾狠狠的批鬥了一番,他的所有問題都被擺到台麵上批鬥,連他吃飯前摳腳丫,睡覺打呼嚕的事情都被揭發出來。鄔德在這次大會讓群眾普遍的參與,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搞所謂“有組織的造反”,充分滿足他們的翻身快感,又能顯示他的英明。

符有地在會上被宣布免去一切職務,和他的爪牙一起“在群眾的監督下勞動改造”。不過,當群眾企圖對其施加拳腳,甚至有人建議該把他砍頭示眾的時候,鄔德製止了大家――不管怎麼說,符有地可是為穿越眾努力服務過的。不能讓他的下場太糟了,否則以後哪有人肯賣身投靠。

接著,另外兩個隊長的問題也被揭露出來,包括克扣夥食,自己偷懶等等的問題,坐立不安的兩個人很自覺的站起來,跪到鄔德麵前請罪。

“你們的問題很大,”鄔德做出一副青天大老爺的麵孔,“但是前段時間你們的工作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所以這些問題就不追究了。”

“謝老爺寬宏大量。”兩個人感激涕零。

“以後繼續好好的工作吧。”鄔德說了之後,改組了整個俘虜勞工隊,改叫生產隊。隊長是林興,王田當副隊長,文書是張興教。下麵依然分成四個生產小隊,每隊的隊長采取推舉製度。鄔德規定所有管理職務都必須學會說普通話,所以原來被批鬥的二個隊長得以重新上崗,當然他們以後會收斂許多,其他人也多半起了要好好學說“首長”們語言的念頭。.伍2⓪.С○м҈

新的勞動製度采取工分製,每人每天完成基本工作量,得1個工分。擔任管理人員和技術工種,基本工作量為1.2個工分。勞動超額的部分按比例遞加。從事特別艱苦、危險性或者難度大的工作,工分酌情增加。

鄔德在一塊粗糙的黑板前,借助林興和熊卜佑兩人的同時翻譯,才算把工分的含意說明白了。

“這個工分有什麼用呢?”他說,“工分現在可以換取額外的食物。等於是錢,想多吃魚麼,就用工分去買,想多吃米飯也是。”他停歇了一下,“將來你們還可以用這個工分買更多的東西,比如那些農具、工具,隻要工分夠,都可以賣給你們……”

這時候有人怯生生的舉起了手,是馬蓬:“那我買了飯去我娘吃可以嗎?”大概怕鄔德以為他要逃走,“我可以把我娘接來吃……”

眾人們嘩然都笑了起來:“失心瘋了嗎?老爺們要你的老娘有啥用。”

“當然可以了。”鄔德抓住這個機會,來宣講他的新政策,“這是你賺的錢,怎麼用是你的自由。以後我們還會推出更多可以用工分買的東西。”

有人在下麵竊竊私語,交頭接耳起來。大家顯然對幹活還能有報酬這事情很有興趣。有人接著問:“那我們現在每天吃得飯,以後要交工分才能吃嗎?”

“不用,我前麵說了,是換取額外的夥食。”鄔德解釋說,夥食供應依然是按二餐,一幹一稀供應。

“鄔老爺過去說過,幹得好的可以轉當‘職工’,‘職工’也賺工分麼?”

“賺得。”鄔德解釋著兩者的區別,職工的工分收入會高於他們這些人,同樣的工作,他們是1個工分,職工就是1.2個工分――解釋小數點是什麼很不容易,把個熊卜佑愁的要命,最後還是用了二個果子:一個果子代表1.0,另外一個切成10片,拿出2片來,算做0.2,這麼直觀的教育法才算說清楚了。

職工免費享受二幹一稀的三餐供應,提供住房,以後還可以考慮給一些自留地――這樣的條件讓許多人都眼紅起來。不過,當職工就是從賊的顧慮使得多數人對這個美好前景不抱希望。

鄔德知道他們的顧慮,所以也不說得太多,過於熱情的宣傳的話效果會適得其反。中國的農民是最現實,也是最多疑的。沒有實實在在的利益,他們是不會輕易上你的賊船的。

果然,大家對這個工分製度將信將疑,也有人認為是騙人的。叫俘虜幹活還給錢,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但是自此以後,每天幹活都是張興教負責派工記分了。一周下來――他們已經知道“首長們”是以七天一周的單位計算日子的――每個人都領到了多少不等的工分券,少則七分,多則十分。這種工分券麵額有一分、一厘、二厘和五厘四種不同的麵額。

鑒於工分券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的貨幣,所以發行工分券經過了計委的經濟專業人士的評估。討論下來認為沒有什麼問題。工分券實際上是一種糧食本位的內部流通券。隻能在穿越者的兩間食堂裏兌換食物,發行和使用範圍非常小,隻要穿越眾手裏有足夠的糧食,維持其基本信用毫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