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節 建立新體係(2 / 2)

馬千矚不慌不忙的把想法說了出來:“根據社工部提出的分析,民政委員會下一步就是去爭取包攬本縣的夏秋兩稅。這事情,立馬就可以派人去辦交涉”

“承攬糧賦?”文德嗣不解,當地的士紳大戶承攬糧賦是為了和胥吏們內外勾結,轉嫁負擔,自己發財。穿越者要承攬糧賦做什麼?

“是這樣,”鄔德說說,“我們承攬糧賦之後,就完全去掉浮收。隻向縣庫裏繳納額定的數字。這樣一來,即使加上我們的派征,對農民來說總負擔還比過去小了。”

“縣衙裏的人會答應?這可是一個很大的利益鏈條!”文德嗣疑惑道。牽一發動全身,一樁弊症一旦形成了利益鏈條,就很難被革除,在任何時空都是一樣的。

“當然不會答應。”馬千矚說,“但是我們要改造社會,就得先打破舊有的格局。”他顯得胸有成竹,“要發動起群眾來,就需要有‘壞人’階層。既然臨高的現狀不適合搞土改,地主富農這個靶子就不大適合。”

“而且你別忘記,這裏的地主很多都是宗族的頭腦,臨高的宗族勢力是相當強大的。”於鄂水提醒道。

海南因為地處南陲,地廣人稀,加上又有長期的黎亂。為了自身安全和生產的需要,使得這裏的村寨都有明顯的宗族聚居色彩。穿越者還沒本事徹底的砸爛這一切。

“對,所以我們的靶子就是賦稅上的既得利益群體。”

這個群體是很複雜的,上到縣令、縣丞這些地方官員,下到沒有任何名分,協助衙役的地痞無賴――所謂“糧差”。

馬千矚顯得胸有成竹:“吳明晉、吳亞這些官,原本能從糧賦上獲得一部分好處。我們以私鹽、商貿方麵的利益給予其補償,繼續拉攏他們,他們也無話可說。真正利益受損的,無非是縣裏的的書辦、胥吏和他們手下的爪牙,這些人基本都是禍害――他們在縣裏為非作歹,欺上瞞下。上上下下即痛恨又怕他們。通過清算這批人,不僅能夠再獲得一批物資錢財,從輿情上來說:這些人毫無人緣,士紳到小民都會高興,一舉兩得。”

清理掉舊的,不合理的製度體係,再將穿越者設計的更合理、簡便的稅賦征收製度推廣下去,士紳百姓們對穿越集團的治國能力將會刮目相看,有益於未來吸引官僚知識分子的加入。

“清理掉他們之後,就可以把我們的人派進縣衙裏去。”

“太妙了!”有人拊掌稱讚,“這樣等於臨高縣衙就是我們的了!”

“這個方案不錯。”文德嗣表示讚同。

“之所以要收拾胥吏,還有個因素。”政治保衛總署的冉耀補充道,“根據社會部的調查,縣裏的三班頭目基本上就是本縣的匪盜頭子,他們和縣裏的各種大小土匪、賊徒都通著聲氣,幹著坐地發財的買賣。如果不把他們剪除掉,我們日後的剿匪和整頓治安工作就會有很多麻煩。”

“這些人不肯輕易放手吧?沒有魚麟冊拿什麼收稅?”

“笨,不繳出來就吊起來過電!”獨孤求婚顯然沒什麼人權意識,“我看哪個有本事頂得住。”

“就算給你魚麟冊,你擔保你能看得明白?”

“魚麟冊也不算什麼了不起的東西,研究的著作早就有了,真拿出來我也看得了。”於鄂水說。

“全靠你了!”

“問題不在這裏,”於鄂水說,“就像我們為什麼要叫各村自報‘合理負擔’一樣,魚麟冊並不是真實的反映臨高的農業生產水平,如果我們繼續按這個冊子收,許多不公平、不合理的現象依然得不到糾正,對這個社會的進步並沒有什麼意義。”.伍2⓪.С○м҈

“你的意思是?”

“土地和人口普查。”於鄂水說,“現在各村都有了聯絡員,我們應該進行全麵的普查。大體把全縣的田地、人口、資源情況摸清楚。”

“工程太大了吧。”大家都倒吸一口涼氣。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麼。”於鄂水說,“現在不過是一個縣,以後是全中國,你要不要幹?”

大家議論了一番之後認為這事情既然遲早要做,晚做不如早做,便同意從二月份開始,進行全縣普查工作。

“現在,我們獲得了一個絕佳的喘息機會。”馬千矚在執委會的總結會議上說道,“抓住機遇,盡快完成工農業的產業升級是現在最要緊的任務。下麵的議題是:臨高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您提供大神臨高啟明的文德嗣蕭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