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節 情報工作會議(1 / 3)

郭逸等人算是商人還是間諜?他們的身份和隸屬關係從來沒有得到過明確。不過顯然他們的商人成分更大些。廣州站也好雷州站也好,它們的主要任務都是為穿越集團銷售商品,進口物資和人力。搞情報不過是順帶的事情。

至於雷州站,不僅涉及到銷售和進口,還牽涉到輕工業部門的製糖、製酒,涉及到農業部門的甘蔗改良種植,還牽扯到天地會和德隆聯合推進的農業組合。

“……這兩個站,其他部門插手比我們深得多,我們要去直接指揮他們,恐怕是做不到的。”

沒錯,江山想,廣州雷州體係已經習慣了他們獨有的政治經濟情報綜合體的地位,把這二個站收入情報局的體係下完全是妄想――執委會和元老院都不會同意。如果自己直接去要求這些歸我們,那些歸我們,對外情報局這個新出爐的衙門隻會碰一鼻子灰。

對外情報局聽著名字很顯赫,實際上是個地地道道的皮包公司,在沒有足夠的實力之前是不會有人買賬的。。

“我們必須依賴駐外站的組織、關係和工作。”江山說,“當然,我們可以另起爐灶,重新派遣不那麼引人注目的情報人員到大陸上去。但是――”

“但是執委會不會批準,對嗎?”王鼎說,“您和我一樣清楚執委會的意思,他們是不喜歡浪費的。每個元老都是一個知識和技能的寶庫,就是所謂的廢柴宅男也一樣。至於派出土著情報員,這個我就不清楚了到底有多少人可派了。”

江山想,情報係統到底有多少底子他一點概念也沒有,隻有等移交的材料全部到位看過之後再說了。

當天兩個人花了一天一夜的功夫,把移交來的材料全部看了一遍,從各部門移交過來的材料五花八門,幸好數量還不算太多,最有價值的當然是從政保總局移送來得原來敵工部的材料。過去少量的情報工作大多由政保總署敵工部操作。

“林佰光在瓊州搞了有個據點――這大概算是純正的情報站了。”江山說。

林佰光在瓊州的站點萬豐米行不但有五名土著情報員,還他還發展了一個以馬本元為首的當地情報網,同時在協助甲子煤礦生產外運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堪稱成績斐然。

甚至米行的經營狀況也不錯,根據他遞送上來的財物報表,萬豐糧行的盈利已經足以維持情報站本身的運轉,甚至還能有少量的盈餘。

“林佰光要是願意回來任職的話,當第三處的處長是綽綽有餘。”江山評論道。

王鼎想要是他願意回來認知的話還輪得到你當對外情報局局長麼?不過這話他不沒說出來。他說:“還有雷州的鄒和尚廟,也是個專業情報站。”諶天雄當初就特別要求把這個廟重修之後作為情報站。他現在雷州的活動就基本上是以這個地方為據點的。

“我覺得我們應該把大家召回來,召開一次工作會議。”江山沉吟著說,“也包括廣州和雷州的代表,這首先是尊重他們表示,其次以後我們要和這些地方協調的地方很多,不當麵談清楚怕是會有問題。”

“嗯,其實某些位置你可以給派遣人員留著――不一定要他們回來任職――郭逸就可以當第一處的處長,至於林佰光完全可以當第三處的處長,用不著非在臨高的元老中選拔……”

“你這是封官許願。”江山開玩笑的說,“當了處長,他們就想不認真也不行,對吧?”

“是的,縣官不如現管麼!自己職分上的的事情總是要上心一點。再說很多工作是第一線的人更了解,突擊提幾個看間諜小說的人當處長有什麼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能服氣?”

“話是沒有錯,不過他們可都在第一線,怕是沒法做處長應該幹得事情――當領導要幹很多事務性的工作。”江山說,“讓郭逸當第一處的處長他大概是樂意的,執委會也不見得有意見。但是以後情報局要安排人手進入大明開展工作,怎麼和他商量溝通?流程上太複雜了。”

“嗯。”王鼎想自己疏忽了在這點,他不無遺憾的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看來這樣不行。”

“要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把第一線的人員調回來出任處長,把新的情報人員派遣出去。”江山說,“這樣當領導的有經驗,新人也可以到第一線去鍛煉。”

“眼下恐怕辦不到。”

江山也知道這大概是辦不到的事情。古代社會的商業關係和個人聯係的非常緊密。郭逸等人調走一個就意味著廣州的許多商業和社會聯係會被中斷,這和現代的大公司高管隨便換不是一個路數。

“我們還是先開一次情報工作會議。和大家通通氣。”江山打定了主意,“我還要先去各部門走走,了解下具體的情況。”

“好吧。那我幹什麼?”王鼎問。

“你麼,就先去拜訪下這張名單上的人,和他們隨便聊聊,”江山說,“他們都是誌願投身情報工作的元老。你過去在強力部門幹過活,看人識人的本事總有得,看看他們是真想幹這種不見光的職業還是相當大明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