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節 迎戰(2 / 3)

魏愛文帶著警衛員在堤岸上巡視,不時的和士兵們談幾句話,用一種安詳鎮定的態度來安撫士兵們的情緒。其實他自己心裏也非常緊張。但是他竭力讓自己顯得從容鎮定。

兩麵營軍旗在兩處凸角堡上分別樹立著,步兵第3營長遊老虎和步兵第5營營長付三思。他們在兩個關鍵性的凸角堡上直接指揮部隊。這兩個人都穿著全新的軍裝,佩戴著所有曾經獲得過的榮譽的標誌。遊老虎坐在椅子上,雙手柱著文總的邊軍長刀。付三思則若有所思的抽著煙,手邊放著一支刺刀已經打開的SKS。

所有的火炮,不管是炮兵連的還是後備炮,昨天已經一門不剩的全部被拉到了土堤上,安放在炮壘裏。十挺海軍讚助的“打字機”也安放在一些關鍵性的位置上。其中幾挺被裝倒手推車上用來進行機動防禦。穿著藍色製服的水兵站在自己的陣位上,一麵海軍的藍白兩色旗幟飄揚著。

野戰軍的軍旗在營寨中央飄動。何鳴帶著參謀們已經登上了處在營寨中心部分的高台上。有線電話、對講機和電報把他和所有的部隊聯係在一起。

作為全軍預備隊的第6步兵營在高台下列成方隊。

“全體坐下!”朱全興大聲命令著,隨後他自己也坐在地上,等候投入戰鬥的命令。

一個連又一個連,一麵軍旗又一麵軍旗,1800名步兵,穿著灰色的製服,手裏緊握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在他們身後是2000名民兵,全部手持長矛,隨時準備投入最後的廝殺。

四周靜悄悄的,整個野戰軍的營寨裏現在已經完全安靜下來,沒有鼓號,也沒有人聲喧嘩,除了偶然急匆匆走過的傳令兵和命令聲之外,隻有軍旗的獵獵飄揚聲傳來。

楊增站在土堤上,手裏握著指揮刀。盡管天氣並不好,但是他依然能看清楚遠處正從各個營寨中不斷湧出正在列陣的官兵。人馬集合之後。以一聲號炮為信號,全軍向海邊開來。無論從元老還是從土著軍官的角度來看,明軍的陣列都很難說嚴整,但是氣勢驚人。黑壓壓的向這邊壓了過來

明軍推進了幾裏,隨著一聲悠長的號角聲,行進中的隊伍停在距離大寨三裏的地方。弓箭手和火器手走到前排,一排人半跪著,一排人站著,準備隨時放箭放銃。後麵是成排的長槍手,牌刀手在兩翼,隨時準備廝殺。

他們就好像黑雲那麼多!楊增想著不由得握緊了指揮刀,今天會有一場惡戰!

站在澄邁縣城城頭的何如賓手下的文武官員們也有這樣的預感,髡賊的大營土堤上已經布滿了士兵,但是卻一點喧嘩的聲音都沒有傳過來,對方安靜極了,似乎已經嚴陣以待,要迎頭痛擊來進攻的官軍。這種感覺讓很多人不高興。

錢太衝擠在幕僚人群裏,伸著脖子看著遠處的髡賊營壘。他為一夥海上的強盜居然能修築起如此大規模又嚴整的軍營感到驚訝,他從沒有見過這樣的築營方式――用土堆成一條不過一人高的大堤,四周凸出許多個大尖角出來,這樣的營寨如何踞守?到底是海外蠻夷啊!他這樣想著,心裏卻在斟酌著準備在戰後向趙大人呈送的《善後六章》。這篇文章是他在最近幾天每晚抽空寫得,他把自己從書上看來和從旁人那裏聽來的各種兵亂之後的撫民善後之法進行了一番梳理,再根據他從苟承絢那裏聽來的關於臨高的情況進行選擇整理,最後羅列成這篇長篇大論。一共分為六章,分別是:“撫民”、“賑濟”、“開荒”、“募商”、“緝凶”和“慰忠”。錢太衝把自己的這篇文章讀了又讀,時而為自己感到寫得精妙的句子讚歎一番。

在南門的營寨裏,宋銘宋千總已經做好了出擊的準備,童以振給了他一百騎,他知道一會將會由他這支騎兵去打頭陣,試探敵人的營寨。這是個極危險的任務,因為聽說敵人的火器非常厲害――昨天何千總的慘敗證明了傳言非虛。這次試探很可能會有去無回。

這一百騎已經在壕溝外列好了陣勢,每個騎兵都帶了弓箭,準備抵近營牆之後放箭騷擾敵人,試探敵人的防守力度,找出營寨的弱點。如果敵人的騎兵應戰的話,他們就立刻退回來。

三聲號炮響過,他看到城頭上已經掛出紅旗來。立刻舉起長槍,高喊一聲:“殺呀!”第一個策馬衝了出去。後麵是一百騎。旗手和十幾個親兵緊跟著他。

頓時馬蹄動地,喊殺震天。在紮寨的各營人馬,呐喊擂鼓助威。聲勢驚人。土堤上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

“穩住!穩住!”土堤上的軍官們拔出指揮刀吼叫著,何鳴下令:“炮兵不要開炮,放近了用步槍打!”

宋銘的騎兵頃刻之間已經衝到了土堤前,敵人並沒有派出騎兵或者步兵來應戰,連火器都沒有射擊――要是大明的軍隊,敵人離著寨牆一百來丈的時候就有火器手在亂放火器了。暗暗納罕,他因為昨天聽何千總說得敵人火器射程很遠,不敢衝得太近,準備稍稍靠近土堤之後快速的放一輪箭就撤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