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節 第一化肥廠(1 / 2)

“老爺說得是。”

“你先回去準備,晚上我可能會晚點到,把茉莉間先留出來,我要和人談點事。”

“我省得的。”初晴點頭。

“首長,我來扶您!”符不二滿麵紅光,下了火車後忙不迭轉身,扶著有些醉醺醺的萬裏煌。

“沒事,我……我還行!”萬裏煌擺了擺手,垂著的頭卻怎麼也抬不起來,中午幾個興奮過頭的地主搶著敬酒,酒又是易上口的水果酒,不免多喝了幾杯,現在卻不是一般的暈了。

作在後麵的吳南海心中暗暗不快,萬裏煌雖然是個毛頭小夥子,好歹也是元老,“首長”,再說今天還是工作日,大中午的喝酒喝得人事不省,實在有點難看。特別是今天的儀式還有好些其他部門的元老到場,農委會的人中午就喝醉了像什麼樣子。

他小聲的關照了聲跟隨的秘書,讓人趕緊把萬裏煌送到站房裏休息,今天的開工典禮就不要參加了。

身後站牌寫著馬嫋工業區站,可這幫中午喝多了烈酒,腦子還不太清楚的人,望著眼前迥異的景色,和印象裏那個馬嫋完全對不上號,頓時興奮起來。

筆直的煤渣硬化路麵中央,四根鋼軌直插入海,兩旁一片片規整的空地,用石灰劃出分界,遠處靠海的岸邊,幾棟巨大的方盒子建築,巍然而立,一座直聳入雲,粗大的葫蘆狀“煙囪”,正噴著滾滾濃煙,一聲聲蒸汽機的轟鳴,不斷此起彼伏。WwW.com

“那裏據說是首長們的鐵廠啊!”

“我也聽說了,那裏麵的大爐子一次能出幾十萬斤鐵呢!”

“真的?難怪都說首長們有鬼神之力!”

頓時,一群人興高采烈的議論紛紛,似乎自己也於有榮焉。

這群站在馬路盡頭,望著近代工業奇跡,興高采烈的人,除了一些農業口的元老和歸化民農技員,大部分是天地會的積極分子,即有搞大規模土地集約化經驗的新地主,也有搞副業經營有聲有色的中農、富農。

這次秋收臨高收獲頗豐,天地會搞了個感謝宴,中午葉雨茗在商館酒樓宴請過他們,就把人都請到這裏來了,說是有個大項目今天正式開工,請大家來看看。

這馬嫋工業區,一群人平時雖然聽說過,但身後的車站普通人平時是不能進來的。隻有在馬嫋工業區工作的人才能自由出入這裏。

遠處的高爐實在吸引眼球,相比之下,他們身側,坡地下那幾棟新建好的房子,就不那麼起眼了,那十幾米的細煙囪在百仞城可是見多了。

咚!……咚!……咚!……

一聲聲巨響驟然響起,打破了大家的興奮,嚇得有幾個中午喝多了的地主差點軟癱在地上。

“嗬嗬,大家不用擔心,不用擔心,那是鋼廠的鍛錘開動了,不礙事。”吳南海笑嗬嗬擺了擺手,和幾個元老當先往一排竹籬笆牆走去,幾個負責接待的歸化民連忙引著大家跟了上去。

今天是臨高第一化肥廠開工的日子,經過三個月基建,一個月安裝調試後,這個本時空最大的化工項目,也是元老們第一個純民用的化工項目,即將正式開工。

隨著臨高移民日益增多,雖然貿易部門一直努力輸入島外糧食,擴大糧食儲備,市麵上糧價也還算正常,但用進口糧食很不經濟,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資金,而且對運力的占用也非常大,臨高的海運運力一直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

所以農業的內部挖潛也提上了日程,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海南官方魚鱗冊上的田地有383.5萬畝。經過對瓊北地區的全麵丈量土地,大致弄清楚了瓊北地區的隱匿的田地,加上尚未完全丈量清楚的瓊南地區,全海南已開發的水旱田地至少有600萬畝。如果平均每畝增產10公斤,那也有6萬噸糧食,足以養活20萬人,就算以農委會直接控製的幾十萬畝地來算,增產的也不是個小數字。

新農機,新種子,新水利,新農業技術,雖然在逐步推進中,但化肥才無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技術手段,之前那種小打小鬧的項目自然不夠。

所以作為這個農業增產計劃的總負責人,吳南海在大圖書館羅鐸等一幫人的熱心配合下,在和企劃院和工業口經過反複磋商之後,搞出這個真正現代化的化肥廠規劃:首期項目是1萬噸普通過磷酸鈣和配套的硫酸廠4千噸硫酸增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