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節 澳書(2 / 2)

這些倒也罷了,大明的書肆裏此類“生活類書籍”亦是古而有著之的。隻不過沒這麼“全麵”和“淺白”,隨手拿起一本,裏麵幾乎都配有大量的圖畫,栩栩如生,和一般書籍中的繡像畫完全不是一回事。

從書皮的磨損來看,這些書很有市場,看得人甚多,買得人大約也不少。不過他對這些並無興趣。他的目光轉到“澳學”的書籍上:頭一本的封皮上畫著一個大大的帆船,看樣子和紅毛夷人的炮船相差仿佛,書名《艦船知識》,書的封皮有這麼大的一幅圖,就已經很少見了,書的右下角還有副標題“西班牙海軍何以敗給英吉利海盜?”、“露梁海戰”……黃稟坤即不知道西班牙是誰,也不知道所謂的“露梁”在哪裏,看來都是些兵學戰史吧。再看邊上也放著些類似的書,開本不小,頁數也不薄。什麼《有馬與無馬――慣性的世界》、《戰爭史研究》雲雲。這些書都不便宜:一二兩銀子一本。

國事日艱呀,連髡賊都知道現在士子讀書人們最關心兵事了,黃稟坤暗自歎息。突然,他瞥見了一本書,《看了就能贏――如何剿滅東虜》。哼,好大的口氣,髡賊真是不知羞恥,大言不慚的說看了就能贏?拿起這本書,看樣子不是很厚,封麵上也沒有就是素色的封皮,作者是石正信,打開扉頁,一看之下,不由得讓黃稟坤嚇了一跳,扉頁上是一個人的畫像禿頭無發,鷹嘴狼頸,穿著髡賊的軍服,帶著個圓圓的眼鏡,肩扛這一柄上好的倭刀,此人似僧似將又似個文士,更奇的是圖像惟妙惟肖,好似此人就在你麵前一般。黃稟坤正看圖看的出神,沒注意夥計已經包好了《縉紳錄》立在一旁,“老爺,您要的書,好了。”

“哦,這書上何人?”黃稟坤指著圖像問夥計。

“回老爺話,小的聽大家都說此人就是作者,據說是澳洲人的元老,姓石名誌奇,表字正信,現在正領兵住在南麵的香港島上呢。”夥計毫不在意的說道,“當年這位石首長帶著人馬乘著小船縱橫珠江,簡直如無人之境啊。”

稟坤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夥計趕緊又說“老爺,這本書銀子雖然要四兩,但是用澳洲流通劵的話,能給您打八折。”

“我不要!”黃稟坤突然變得很憤怒,匆忙用銀子付了《縉紳錄》的賬,就轉身離開了。夥計吊著眼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土包子!”

黃稟坤沒有理會夥計鄙夷的目光,抱著懷中的《縉紳錄》直接回了旅店,心想髡賊販市恩,廣州市井之徒竟然如此追捧。隻怕是縉紳士子們也未必了然髡賊手段!

黃稟坤將《縉紳錄》翻來覆去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什麼名堂來,他在廣州府標注“在籍”的縉紳中圈了十幾個名字,但是一看他們的履曆,最差得也是個舉人,當過縣令的,以自己這樣的身份,非親非故的別說去登門求見了,便是門公大約都懶得和他多說一句話。

看來還是要去多多結交士子,他叫來夥計,打聽廣州城裏什麼地方是文人彙聚雅集的去處?夥計說本地有廣州八景,幾乎每日都有文人雅士的宴飲雅集。如果有興趣隨時可以去看看。

於是黃稟坤第二天就換上件八成新的直綴,去“遊曆”了。然而他很快便大失所望。原來這些地方辦雅集的文人不少,周圍都有家丁仆役關防,別說湊上去搭話,還沒到近前便已經被當作“閑雜人等”給驅趕開了。

想來想去,隻有自己厚著臉皮去南海縣學裏去轉轉,看看能不能搭上話了。

南海縣是廣州的附郭縣,這南天第一城的縣學規模可不是臨高縣可以比得。就是瓊州府學都沒有它的規模大。不但規模宏麗,修繕亦很齊整,和當年臨高縣學裏草深沒膝的荒蕪完全不同。當年因為沒法按月發給錢米來,秀才們一年到頭也難得去一回。

士子們進進出出,講堂裏書聲朗朗,仆役們謙恭有禮,這才是真正的“大明”啊。黃稟坤一邊轉悠一邊慨歎道。若是天下州縣都如這廣州一般,髡賊又如何能得逞?充其量不過佛郎機人一般,竊據個小島做做生意罷了。(未完待續。)

。您提供大神臨高啟明的文德嗣蕭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