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節 防疫(1 / 2)

這也罷了,繼而又在豆漿的香味中嗅到一股惡臭――劉三已經很熟悉這種味道了,這是豢養大牲口的牲口棚才有的氣味。鋪子旁有扇小門,推開卻是個小院,院子裏搭著個棚子,拴著一頭小毛驢,正在槽上吃草。離驢槽不遠的地方便是一具石磨,上麵還殘留著一大早磨豆漿殘留下的豆汁豆皮。

顯然外麵案板上晶瑩的豆腐所用的豆漿,便是在這滿地驢糞臊臭的小院子裏磨製出來的豆漿做得。

劉三心想,幸虧做豆腐事先要把豆漿煮沸。他現在愈發感到辦公廳為元老們搞特供是多麼的“正確”。

他正要出去,忽然眼角一撇,看到棚子角落裏似乎有個人影在蠕動。嚇得倒退了幾步,大聲道:“什麼人?”

他這一喝不要緊,聚在外麵的協從們立刻湧了進來,大聲吆喝:“什麼人?快出來!”

這一喝,卻從牲口棚後麵喝出一個抖抖索索的小女子來,臉上被爐灶灰塗得烏七八糟的,淩亂的頭發上身上還掛著稻草梗。

一個協從大聲嗬道:“你是什麼人?為什麼躲在這裏?”他們都是快班舊人,在老百姓麵前擺威風是基本素養,小女子頓時哇得一聲哭了出來,頃刻間眼淚就把爐灰衝得橫七豎八,弄了一個大花臉。

在鋪麵上登記的豆腐店老板老板娘趕緊過來打招呼,說這是他家的女兒。

“你女兒?不是說去舅舅家了,不在家中嗎?”負責登記的警察問道。

“大約……大約……是剛才回來了……”老板甚是狼狽,趕緊拿出一串錢,“這是一點心意,幾位差爺拿去喝個茶。”

警察擺手說道:“錢,我們不要。你配合政府普查要老老實實的!你女兒明明在家,為什麼要說不在家?這是欺騙政府!”

豆腐店老板彎腰區背,連連作揖:“是,是,都是小的一時鬼迷心竅。”心裏暗暗叫苦。今天澳洲人來查戶口,他不知道裏麵的路數,生怕海外蠻夷看到了自家女兒生出什麼事端來,便叫女兒躲在牲口棚裏,謊稱不在家。沒想到這澳洲人辦事精細,連這個臭烘烘的牲口棚子都會進來看一看!這個差池被當差的揪住了,可有得獅子大開口了。幾百錢都不要,看來非使銀子不可了。

他愁眉苦臉的從腰搭鏈裏掏摸出一兩銀子來又往為首的警察手裏塞,再次被拒。劉三冷眼看出去,幾個協從眼裏幾乎要噴出火來。不由得暗暗好笑。

劉三要老板帶他去看水井,老板不解其意。但是見澳洲人的快班屢次不受銀錢,也無故意刁難之舉,納罕之餘心中也安定了不少。劉三要看水井,他也帶著去看了。

這水井就在鋪麵後麵的廚房裏,用的卻是木井欄。劉三還是頭回看到。劉三關照他打了一桶水上來,用手測了測,水溫很低――這是優質水的一個特點。他手裏並無生化設備,隻能靠目視檢測法,用玻璃試管取出水樣來在陽光下審視:水質清澈透明,懸浮物極少。從隨身的石蕊試紙上撕了一條下來測了PH值呈弱堿性。總體來看水質不壞。他想難怪有人說要做豆腐必有好水。古代沒有自來水,一口好水井就必不可少了。

老板看著他一番擺弄,不知道在做什麼,也不敢多問。忽聞這澳洲快班問道:

“這水井是什麼時候有得?”

“小的家祖傳的……”老板不知道他這麼忽然對水井來了興趣,“這豆腐店傳到小人是第五代了。”老板說起來還很自豪的樣子。

劉三點點頭,難怪他家可以做豆腐了。

“你家的水不錯啊,”劉三問道,“這條街上大家平日裏用水喝水都是怎麼解決的?”

老板不解其意,道:“有的人家自己有水井,沒有水井的人家,要麼去公井上去取水,要麼便是買水。”

公井有得是官府開鑿,更多的是市民集資或者大戶人家“做善事”開鑿。水質好壞不一定,但是用水不要錢。好得水井一樣可以烹茶,差得除了洗濯衣物之外根本不能入口。

買得是水是水夫從珠江邊挑來得,雖然江水渾濁,但是是活水,不像大多數井水那樣的“質重”,用明礬淨化之後就可以使用了。即使有水井可用的人家,因為井水質地不好,買江水的也很多。WwW.com

再高一級的,便是白雲山、越秀山等地用水車運進城的山泉水,專送城內的大茶樓、行院和達官顯貴人家烹茶炊事之用,一般人家是用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