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簡單的說了下目前的廣州的警力不足狀況,又談了剛剛完成的招募計劃。
潘傑鑫點頭:“警力不足是難免的。不過這一下招募一千名警察,這對培訓壓力有點大了。”
劉翔說:“我們也是沒辦法。沒有警察我們的很多措施執行不下去。現在僅僅維持市區治安就花很大的精力,完全是在靠國民軍鎮著。”
國民軍很快就要投入城外的四鄉的治安整肅行動中去,不能無限製的留在城內當治安力量用。畢竟保障四鄉治安亦是一件重要工作。
現在四鄉治安混亂,即使在城裏也有所耳聞,在較為冷僻的北門等地,出關廂不多遠就有強盜土匪活動,珠江江麵上水匪極其猖獗,海岸警衛隊巡邏艇能夠保障江麵治安的隻有白鵝潭以下到香港的珠江江麵,稍遠一些的三水到江門的西江下遊段便已無法保障安全。
“我大致了解。”潘傑鑫說,“不過既然要一次性上崗一千人,時間又緊張,隻能采取速成的培訓。我看得壓縮到三十天。場地和後勤方麵安排了嗎?”
“這個你不用擔心,”劉翔說,“除了一部分東西要從臨高調運之外,其他我們都備妥了。”他又補充了一句,“隻要是事關警務工作的,我們保證一路綠燈。”
要培訓警察首先得有場地,古代很少有能容納大量人員的公共建築,無非是各種廟宇和官署。劉翔選得是廣州府萬壽宮。
萬壽宮本是道教宮觀,但是大多供奉有當朝皇帝的萬歲牌(長生牌位),每逢皇帝生日,即所謂萬壽節,全城官員聚集在此舉行朝賀大典;若遇帝王駕崩,則在此設靈致祭,服喪誌哀。平時則作為恭迎詔書的處所。
“這座宮觀麵積很大,容納培訓學員沒有問題。”劉翔說,“我借口裏麵有明國皇帝的牌位,定性為‘敵產’給沒收了。這所宮觀就撥給你們用了,現在工人正在改造設施――隻是條件很簡陋,缺少訓練設施。”
“現在招募的都是巡警,技能要求不高。培訓亦可從簡。就是這小市民的舊習氣得好好改改。”潘傑鑫在臨高搞了好幾年警察教育培訓工作,顯得胸有成竹,“你把伏波軍或者國民軍裏的士官借調幾十個過來就行。”
萬壽宮前如今已經掛上了一塊新做得白底黑字的宋體字牌子:“人民保安省廣州特別市國家警察專科學校”。門口還站上了兩個身穿黑衣手持長哨棒的警察。
李子玉畏畏縮縮的走上了台階――這地方他來過幾次,伯父每年都帶他來這裏給萬歲牌磕頭。自然萬壽節正日是輪不上他們的,那是有頭有臉的地方官才有資格來得。李子玉很怕來這裏,每次來這裏隻要衣著、舉止稍有紕漏就會被伯父嚴詞訓斥一番。
他手裏拿著的是“入學通知書”。李子玉參加二審很順利就通過了:他的父母家人都在廣州,而且本人還能讀能寫。
在門口驗過通知書,李子玉便進了校門,隻見當麵的照壁上原有的裝飾紋樣已經被鏟去抹平,上麵鑿刻著一個盾牌形狀的徽章,李子玉隻認得上麵的兩個漢字:“警察”。
在徽章的下麵是龍飛鳳舞的幾行陽刻楷書大字:忠於元老院、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下麵落款是文德嗣――這個人李子玉知道,大名鼎鼎的“文丞相”,現在已經出為廣東節度,大得不的了的大官。
照壁前,放著兩行桌子,後麵坐著些穿著黑衣的警察,旁邊還豎著牌子:“報到處。”桌子前排著好些人。
“按順序,一個一個來,排隊!”有人在維持秩序。李子玉已經知道澳洲人對排隊這事看得極重,趕緊跟上了隊伍尾巴。
經過一係列的手續:填表、留指紋,然後就是“淨化”,等到他從澡堂裏出來的時候,原來頗有些書生瀟灑風度的李子玉已經成了一個穿著黑製服,光腦袋的新兵了。
乍一穿上這套衣服,李子玉隻覺得渾身不自在,這衣服對於習慣了寬袖長袍的人來說未免太窄小,褲子也覺得緊,鞋倒是還好,隻是這一體式的綁腿裹著小腿,緊繃繃的怪難受的。
“拿著東西,按號碼進宿舍!”從國民軍調來的軍士們拿著竹棍,吼叫著,“一個跟一個!不許交頭接耳!”
李子玉沒想到澳洲人的“快班”竟然是“行軍法”,不由得叫苦不迭,然而既來了,沒有反悔的道理。在軍士們的吼叫和棍棒的“指導”下,他順利的找到了自己的宿舍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