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八卦組合起來的流言蜚語,若是在元老院沒進城前,足夠可以叫董家母女自盡。不過現在廣州換了天,穿著露腿裙子的女髡滿地跑,這點八卦也就沒什麼大的殺傷力了。
不過今天張筱奇來董家鋪子可沒一點八卦心。作為一個來自山東的吃貨,在臨高的這些日子她簡直太懷念以前大油重鹽的味道了。現在好容易在廣州有了這麼一家山東口味的鋪子,聽那些山東歸化民和其他元老評價味道還說的過去,豈有不去之理。再說鄭尚潔老早就提到過這個新時空“董小姐”如何特立獨行,就算是在元老圈裏也是有些知名度的,尤其是知道她居然叫董明璫的時候,某些男性元老惡趣味明顯飆升。
張筱奇和南婉兒排在隊尾的舉動讓隊伍有了輕輕的騷動。兩人按照規定沒有穿財稅局製服而是穿了最普通不過的歸化民幹部裝,但兩個人明顯比旁人高大豐滿的身形還是吸引了很多目光,尤其是兩個瓷娃娃一樣的雙生小丫頭乖乖的跟在媽媽身後排隊的樣子更是顯眼。好在澳宋在廣州建政也近一年,廣州市民尤其是在這裏排隊的歸化民們已經有了基本的規矩常識,最多轉頭多看兩眼並沒出什麼幺蛾子。
董祥接過蘭兒遞過的刷子手腳麻利的把鏊子麵整個刷了一圈,這是董小姐專門的交代的,說是澳宋規定凡是入口的東西都必須幹淨,街麵上有專門的衛生警察檢查。藉由鼠疫的原因,廣州在公共衛生管理上反倒比臨高更進一步了。等鏊子上水稍幹,董祥左手抄起勺子往雜糧糊糊裏一挖,按照逆時針方向把糊糊均勻的澆在鏊子上,同時右手拿著薄竹做的抹片把糊糊擀勻,等煎餅一成型就刷上底料把菜盆裏蘭兒調好切妥的菜絲攤在上麵用抹片輕壓加熱。
“你這是菜煎餅麼?你們還會做這個?”董祥正準備挑起煎餅折疊,對麵站著的人突然問道。他抬頭看了看這個女人,好像和自己差不多高,眼睛很大卻又跟紅毛人一樣是凹進去的,怎麼看怎麼不像本地女子,莫非是個首長?
“客官您真是好見識,這就是我家小姐老家的菜煎餅。”相比老實木訥的董祥,從小侍候人的蘭兒伶俐的多,雖然她也沒確定眼前這個帶著孩子的女人什麼來頭,不過從神態談吐她仍看的出來不是一般人。
“哦,我以為你們隻做煎餅果子呢。”張筱奇兩眼放光,大閨女走的時候還沒說這裏有菜煎餅,看來這董小姐思路很開嘛。
“我們也是這個月才開始的,小姐說這個菜多,肚子小的頂得上一頓飯了。這位夫人您要幾個皮的,要不要加雞蛋?”
“兩個皮的,一個蛋,”張筱奇熟門熟路,看著裝著各色蔬菜絲的大瓷盤,遺憾的發現本時空的蔬菜品種還是少了些,特別是對她來說菜煎餅裏最重要的蔬菜:土豆,不見蹤影。
土豆眼下隻有在濟州島種植,出了濟州島,到海南就是“元老院特供”了。至於另一樣張筱奇必放的蔬菜:胡蘿卜,這裏也不見蹤影。
葷腥倒是比舊時空的煎餅攤多了些,當然火腿腸之類的東西是沒有的,但是必備的豬頭肉不少,還有各種鹵下水的,看得出動了不少腦筋。
她點了三四樣蔬菜,沒要肉食,又吩咐“多加辣醬!”讓周圍的人為之側目――辣椒本身傳入大明還不長,種植食用的地方不多。至於廣州的辣椒醬更是澳洲人一手傳入的,一般人尚不習慣,更遑論“多加”了。
下次更新:第七卷-兩廣攻略篇92節
。您提供大神臨高啟明的文德嗣蕭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