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節 埋伏(三)(2 / 2)

“七班注意,預備――放!”射擊口令下達,十支米尼步槍噴出一股白煙,清脆的齊射聲回蕩在山間……

製式步槍的威力,不是團丁們熟悉的火銃可以比擬的,第一輪齊射讓團丁們衝鋒的隊伍猛然一滯,這個距離上,米尼步槍幾乎彈無虛發,衝在最前邊的團丁幾乎被一掃而空,被當場打死的人是幸運的,最悲慘的那些被鉛彈打中軀幹或者四肢,卻一時不會致命的重傷者,他們大聲呻吟著,在地上翻滾蠕動著,一聲聲慘烈的嘶叫讓團丁們的氣勢不由一挫,有些心思活泛的團丁開始放慢了步伐。隻有十數個凶悍的團丁依然不減速地向軍陣衝來。

“八班瞄準,放!”麵對再次衝來的敵人,李剛生的臉上露出一絲獰笑,“最勇猛的最先死”,他咬了咬牙,再次下達射擊口令,由於兩軍距離已經不足五十米,這次齊射的效果比上次還要好,衝在最前邊的團丁被成排地打死,其中穿戴明軍盔甲的敵人占一半以上,這些肯定是團丁中最能打的幾個人,接下來的肉搏,變得容易了很多,李剛生可以看到正前方一名被擊中的團丁,他穿著整套的鎧甲,一枚鉛彈直接擊碎了他的護心鏡,讓他的軀幹上開了一個大口子,鮮血橫流。

接連的齊射讓衝來的團丁們膽戰心驚,最能打的一批人已經被打死了許多,還衝在前邊的團丁開始猶豫而放慢了腳步,後邊的團丁在楊千總的催促下鬧哄哄地推攘著前邊的人群,團丁們第一次陷入了混亂。

“九班,手榴彈投擲,預備――投!”隨著李剛生的口令,九班的士兵一起拉發手榴彈,投向二十多米外的團丁們。

“轟,轟,轟!”壓縮藥柱形黑火藥手榴彈爆炸的威力,絲毫不遜色於後世使用的現代手榴彈,比八路軍當年使用的“邊區造”的性能要好得多,團丁們立刻血肉橫飛,這次投彈的打擊效果,甚至超過了前兩次齊射之和。

“全體都有,衝鋒!”李剛生下達了最後一個口令,他根本沒有想再次裝填,趁團丁們混亂不堪一舉擊潰才是王道。他指揮刀一揚,整個步兵排發出一聲整齊的吼叫“殺!”,如同猛虎一般撲向驚慌失措的敵人,衝鋒的道路上已是一片狼藉,到處都是橫飛的血肉和殘肢斷臂,二十米的距離轉瞬既至,刺刀刺入肉體的撲哧聲和骨骼碎裂的哢嚓聲,立刻響成一片。

白刃格鬥,是伏波軍苦練多年的功夫,雖然有穿越者的科技金手指,但是,出於工藝水平和原材料等諸多原因,能夠將白刃戰徹底淘汰的單兵突擊步槍,諸如M-16,AK-47,FN-FAL之類的武器,臨高還遠遠不能自行生產。在舊時空的曆史上,就算是在二戰和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交戰各方都曾經有過大規模的白刃戰記錄,更不用說使用前裝線膛步槍的伏波軍了,而伏波軍的敵手,無論是大明,建奴還是歐洲殖民者,無不以白刃戰為重要甚至是主要的戰鬥手段,因此,伏波軍在白刃戰上下的功夫,是普通人所難以想象的。

對於傳統的長矛手訓練來說,發力收力的技巧――是要代代相傳概不示人的,而且就算是明軍最精銳的家丁、親兵,那也隻不過是能做到五日一操或者十日一操,吃飽喝足。能熟練的掌握戰陣的進退配合。離伏波軍科學的訓練和嚴格的條例要求還差著很遠,按照總參的步兵訓練大綱,每個步兵每天都要進行2小時的體能訓練和1小時以上的白刃訓練,比起後世正規軍也許還略有不如,但比起這個時代的各路軍隊已經是吊打了。

-------------------------------

下次更新:第七卷-廣州治理篇381節

。您提供大神臨高啟明的文德嗣蕭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