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宿營的時候,他找到黎苗連的連長陣煥,讓他在先帶黎苗連出發。
“向導給你找好了。永化鄉一帶有幾座瑤寨,你們休息一下,然後連夜出發――”他看了看手表,“晚9點出發,要在後天黎明前抵達,然後分頭襲擾這些寨子,製造緊張氛。”喵喵尒説
陣煥點頭:“是。”
“隻要襲擾,毋須進攻。這些寨子裏應該沒什麼壯丁了,你要拿下來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不過你隻要嚇唬嚇唬他們就行了。”
“我知道了。”
“我們來這裏鎮暴,以撫為主。你行動的時候注意不要殺傷太重。”
陣煥接受命令之後,立刻帶著他的連隊和向導出發了。
山路難行,部隊宿營之後吃過飯很快就進入了夢鄉。反倒是黃超一點都睡不著。他有一匹滇馬可以代步,隨身行李也是挑夫代勞,可以說是隊伍裏最輕鬆的人了。但是騎馬走一天的滋味也不好受。從馬背上下來,渾身酸痛。
最要命的是,這是第一次獨擋一麵,雖說手下有正規軍軍官,不用勞他自己管理和指揮部隊,但是大的方向還要他決定,這讓頗感壓力。
然而,還有到了三連地區的行動。在定安的“撫黎”規模和在廣東“鎮瑤”根本不能同日而語。定案的黎民不但人口比廣東的瑤少得多,地形也遠不如這裏複雜……
他翻看著自己的筆記本,上麵是他在三連地區展開活動的方案和記載的相關情況。辦法向了不少,資料看了許多,但是到底能不能奏效他心裏沒有底。他在基層幹了幾年,深知再好的方案,效果如何卻是完全不可控的。
現在元老院和廣東大區的元老,可都盯著自己。黃超暗想,要是不能幹淨利索的盡快把三連地區的瑤亂平息下去,自己還是回去養雞比較好。他抬頭望著17世紀沒有光汙染的璀璨夜空,忽然間覺得,自己很想呆在臨高的老婆和兒子。
第三天中午,黃超帶隊抵達了永化鄉,與先期出發進行襲擾的黎苗連會合。
陣煥報告說他已經襲擾了永化鄉的各住瑤寨,和黃超的估計差不多,沒有一個瑤寨出來應戰的,全是緊閉寨門。而且據他們觀察,村寨中的確極少男子,大多是少年和老人。
“這就好。”黃超的心定了一半。
此時永化鄉的各處瑤寨丁壯盡出,各處空虛。黃超立刻派出使者四處曉諭:“歸順大宋者既往不咎,拒迎元老院者片草不留”。並且要求各村寨立刻送上糧草雞酒作為“慰問”,同時每寨都要交出人質。
使者的到來,立刻讓各村寨頓時亂了陣腳。各寨的男丁幾乎都空了――圍住陽山縣城之後,寨中丁壯甚至一部分壯婦女都去縣城附近的搬運“戰利品”,各寨裏全是些連毛都沒長全的半大小子到老頭子“執戈衛寨”,這些“大宋官兵”真要打過來,根本無力抵抗。便一麵遣人帶著“禮物”過去表示“降服”,一麵派出使者到陽山縣告急。
黃超吩咐部隊:不要攔截,讓他們去叫救兵。
不過幾日功夫,派出的偵察兵就彙報說:占據陽山縣的瑤民知道自家後院起火,已經沉不住氣,開始撤離陽山,大隊人馬正往永化鄉開進。
陽山縣城通往永化鄉有兩條路,一條是經大琅圩,走山路;一條沿著連江到黎埠圩,沿著寨崗河南下。山路路程較短,河邊路雖然較為平坦,但路程較遠,回援的瑤民大概會走山路,以圖最快速度地返回自己村寨。
“全軍在秤架河口設伏,”他發出命令,“由山地連負責誘敵!”
陣煥帶著部隊散開在道路兩側的山林裏,看到打著火把返回的瑤民,下令全連“自由射擊”。
按照黃超的命令,士兵們多打冷槍少殺人,用麻雀戰的方式騷擾他們。瑤民們雖說是在自家門口作戰,對地形十分熟悉,但是夜間難以互相聯絡,大隊人馬敢散開追趕。隻能胡亂還擊。奈何不了黎苗連體力好、訓練水平高、配合默契,挨了一陣冷槍,衝上前的時候,黎苗連早就逃得無影無蹤,然後剛一停下,又是一陣冷槍。
如此一來,瑤民們雖然沒死幾個人,但也已經怒火中燒,三坑寨的天長公盤天順比較冷靜,他尋前想後,發覺對方是用他們慣常對付官軍的方法來對付他們,他們麵對的不像大明官府。所以前麵一定有人在埋伏,等著他們上當。
盤天順大叫道:“莫要追!有埋伏!”一邊又叫身邊的人去找各寨隊伍裏天長公,要他們立刻停止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