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節 烏雲彙聚(1 / 2)

澳洲曆七月二十七日這天,天熱得象下火。田裏據說熱死了人。大崀圩圩場上預備著第二天“金盆洗手”會上用得酒菜壞了大半,都給倒了,弄得好久都沒開葷的嘍囉們一個個搖頭,私下裏說著日子選得不好。被頭目聽見了吼了幾聲也不敢言語了。

雖然天氣熱,“金盆洗手”大會或者叫“改編大會”照舊按部就班的準備著。圩場上搭起了戲台――據說這叫“主席台”,上麵搭著涼棚。圩場兩側也搭了一溜竹棚:據說都是給三山五嶽的好漢和澳官府的人觀禮用得。畢竟孫大彪也是綠林中有字號的。

大崀圩裏的嘍囉鬧哄哄的聚集了好幾百人。孫大彪其實自己的骨幹隻有七八十人,另外大約不到一百人是散居大崀圩裏外各處的“居家土匪”。如今他派人出去四處搜羅:隻要是跟著孫大彪的字號幹過得,有點瓜蔓的,都被叫來了湊數。言明隻要來點個卯,一人給兩鬥糙米,外加一身新衣服。說是新得,也就是舊衣服補綴好了又染了染,瞧著新,布身都糟了。下麵的人都罵娘,說管事的中飽私囊。

可就這麼一句話,一件破衣服,孫大彪就召集了二百多號人。穿上了“新”號衣,還發了刀槍,看上去倒也象那麼回事。他也不避諱這個--自古江湖好漢招安,點驗人馬都是有虛報注水的:誰不願意自個名下的兵額多幾個!就這招安之後頭一個月的恩餉也能多落幾個。別得不說,大家都說澳洲人馭下最厚,不但按時發餉,平日裏的吃穿用度也不是等閑官兵可比的。就說如今給澳洲人當兵的瑤蠻,還不是正牌子的伏波軍,沒多少日子一個個就紅光滿麵了。不少人心裏都打著算盤,真要給澳洲人收編了吃糧當兵也不失是個出路!

孫大彪一副樂悠悠的模樣,時不時的在大崀圩上轉悠,態度也比過去的好了許多,見人就打招呼,就差扶老婆婆過馬路了。百姓都覺得詫異:這孫大彪是吃了什麼藥?

到得二十七日傍晚,從永化開來的國民軍陽山第二中隊就到了大崀圩,卻並不開到鎮上,而是全部露宿在圩外。除了中隊長進鎮和孫大彪敲定了明日“改編大會”的關防、集中細節之外,再無其他。宿營之後不論水、柴一律自辦,圩內送去的犒勞隻留下了大米和蔬菜,其他一概不取,連難得的酒肉都給退了回來。這做派讓鎮上不少人暗暗咂舌:這樣的人馬,隻聽說過,沒見過!WwW.com

第二天一早,大崀圩內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各路賀客不斷湧入,辦事的圩場不多片刻便擠滿了賓客和圍觀的百姓。從縣裏各處找來的跑大棚的廚子,渾身油汗,站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一邊烹調菜肴,一邊大聲的叱罵著手下的幫工和學徒,要他們幹活“利索”些。整個大崀圩上空都彌漫著一股食物的香氣。讓終年不得肉食的貧苦百姓們不由得暗暗吞咽口水。

高台上已經放上了張八仙桌,鋪上了考究的彩繡絨桌布,上麵放著一隻金色的洗盆――自然這並不是金的,而是個銅臉盆。特意用磚頭粉擦得鋥明瓦亮。

八仙桌前設有香案,供著瓶爐三事。此刻已是香煙嫋繞。

孫大彪此刻正在內宅中端坐。天氣很熱,他隻穿著件貼身小衫依舊是滿頭大汗。因為要秘議,身邊連個打扇的仆役也沒有。隻有畢軒盛一個人在。

畢軒盛穿戴得整整齊齊,一副心靜自然涼的鎮定模樣,實則已是汗濕重衫,強作姿態罷了。

他今天在這裏,表麵上是奉馮海蛟之命,實則卻是由詹喆堃掌控。詹喆堃這個不動聲色貌不驚人的“讚畫”今天要在大崀圩唱一出什麼戲,連畢軒盛也並不完全知曉。而他的任務就是保證眼前這個陽山土霸按著戲本子去演。

然而孫大彪卻開始顯得有些心神不定起來,場麵上尚且撐得住,但是到了內室,卻開始焦躁不安起來。

畢軒盛其實心裏也在發虛――澳洲人的厲害,他是親眼見識過的,不過他既然要做一番大事業,就不能先氣虛了,不但不能氣虛,還得給這孫大彪打氣。

“畢先生,您說,今天這事靠譜麼?”孫大彪終於忍不住問了這個他已經想問了很久的問題。

畢軒盛毫不猶豫的回答:“自然是靠譜的。”

“可我總覺得有些虛……”孫大彪摸著自己的腦袋,“您老是讀書人,大局自然看得比我透徹。不過,如今這永化那邊的一個中隊已經過來了,到時候這縣長再帶一個中隊來,我這裏實打實的人馬可就不到二百人……”

“就算您老真有四百人馬,莫不成能吃得下髡賊的二百人麼?”畢軒盛說,“硬拚必敗,唯有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