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節 振興計劃(1 / 2)

龍母廟內的院子裏堆著許多籮筐、草袋、扁擔,石板縫裏還有糧穀。看上去和一般堆放糧食的院落別無二致,隻是地上、台階上有幾大灘血跡,觸目驚心。

廟內各處房屋裏都堆放著糧食、布匹和各種財貨,五花八門無所不包――大約連過去鎮上各家店鋪的貨物和他擄掠、強征來得物件都在其內。一包包一捆捆,淩亂不堪的堆放著。

“這下我們發財了,”羅奕銘高興的說,“縣裏一窮二白,現在有了這些戰利品,以後開展工作也方便多了。”

眼下他們困難到連國民軍中隊的糧餉都要聯勤補給的地步,想在本地就地擴充兵力都拿不出錢糧來。有了孫大彪的東西,很多想辦而不能辦的事情就能解決了。

蓽達沒有他那麼興奮:孫大彪的東西看似不少,放在整個縣的開銷上其實沒多少――她還記得自己在課程上老師說話的話:繳獲、罰沒之類的臨時性收入雖然能瞬間暴富,解決很多問題,但都維持時間不長,地方財政還得倚靠賦稅這樣的細水長流式的長期收入。

解決了孫大彪,固然除去一害,鞏固了瑤區,威懾了縣內的大戶豪強,但是縣內的治安暫時還沒有好轉,馮海蛟和楊天意的人馬還在縣內活動――經此一役,敵人的警惕性無疑會提高,而山地連能在這裏待多久亦很難說。

蓽達清楚的知道這次大獲全勝全靠山地連的善戰。如果沒有這柄鋒利的尖刀,就算她有三個國民軍中隊也不敢實施這個計劃。

一旦山地連調走,縣裏的軍事壓力就會陡然增加。

“東西先盤點造冊,”蓽達說,“再慢慢往縣城裏搬運。一般的商貨除了布匹之外就不要挪動了――我們還要恢複本地的商業。”

最後看得便是“票房”,一間偏殿兩廂分男女的關著七十多個“票子”,年齡從耄耋老人到幼兒都有。他們一個個衣衫破爛,蓬頭垢麵,許多人受了拷打,隻能躺在髒亂不堪的地上呻吟。看到有“官長”過來,一幹人隻要能動彈的全都跪下了。

“老……老爺……”為首的老者雖然衣衫破爛,神情萎靡,但是看他的衣料便之道他是個有錢人,“小的……”

“好了,都起來了吧。”蓽達說,“我是本縣的縣長……”

這下整個票房的人都瞪大了眼睛,連起不了身的人都揚起了腦袋,看著眼前的年青女子。

“你們都受苦了!”蓽達說,“一會我們會把大家先送往縣城,到了縣城先給你們治傷,再逐一送你們各自回家。這會請各位在這裏歇息片刻,不要隨意走動――外麵還在清理殘匪。”

這幾句話說得即清楚又明白,也沒有不著調的“官腔”,一幹“票子”都是又驚又喜。驚得是澳洲人居然會派個少女來當縣令,喜得是自己總算脫出了苦海――有的人在這裏已經被關押了半年多了。他們大多是本地的富戶,最差的也是自耕農。到得這裏,男人充作奴隸般下苦力;女的,周正些的被匪徒泄欲宣淫,醜陋年老的便被趕去做苦活。為了催促他們的家眷早點送錢來,隔三岔五地還被土匪拷打。有些人因為家中拿不出贖金,便被活活拷打致死,也有受不得折磨自盡的。其他人雖然還活著,也都是渾渾噩噩,過一天算一天。

“多謝老……爺……”為首的老頭子大喜過望,忙磕了個頭,“老爺的恩典,小民永生不忘……”

這下頓時引來了一幹感恩戴德之聲。磕頭的聲音此起彼伏。

“好了好了,你們先休息。有什麼需要和這裏的士兵說。”蓽達說,“我們能滿足的,盡量滿足。”

戰場打掃到中午才宣告徹底結束,整個大崀圩之戰,共擊斃土匪二百多人,俘虜土匪和土匪眷屬三百三十八人。解救土匪擄來得百姓一百二十七人。縣政府這邊一共隻陣亡五人,另有十七人負傷,堪稱大獲全勝。

繳獲糧食一千一百石,食鹽四百石,綾羅綢緞和各種布二千匹,各種皮張三百五十張,藥材五千斤,各種雜貨二萬斤。起獲白銀一千三百兩,黃金八十兩,銅錢三千貫。

“這些錢財顯然不是孫大彪等人的全部財貨。”

“這個自然。”蓽達說,“我們慢慢逼問他就是。”

正說著話,有人來報告:“縣長,大崀圩內的戰場清理完畢。”

“屍體怎麼處置的?”

“正在叫俘虜挖溝。”

“不要挖溝。”蓽達深深的吸了口氣,“你傳我的命令:將這些土匪屍體分別埋葬在大崀圩的入口的大路兩旁,墓穴不必太深,墳頭要堆得高――三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