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節 反客為主(1 / 2)

馮海蛟笑道:“你去回你們掌櫃,我這裏眷屬多,又有許多行李箱籠,便是想走得快也不成。隻能慢慢的走。大約也得再走上個三天才能到。讓他不必著急預備。”

“是,多謝老爺體諒。”

“給黃管家拿五錢銀子。今後還要多多勞煩你。”

“不敢,不敢。”黃大橋連連作揖。他走後馮海蛟暗想:這老狐狸果然是擔心我上山來吃掉他的產業。這反而讓他安心了――隻要上得山去,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雷打坡的最高處,是一堆凸起的石山。光禿禿的石頭在這滿目蒼翠的山頂平地上顯得尤其惹眼。

石頭山即不高也不大,勝在地基穩固,頂部平坦。因而不知在哪一年,這裏便興建起一座簡陋的寺廟。又過了不知道多少年,興廢幾次,三十年前辛勞楠帶著莊客部屬來到此地建山寨的時候,已是搖搖欲墜。辛勞楠便將這座幾乎頹倒的寺院整修一新――做無本生意的人殺人放火,最需要有個寄托依靠。

寺院修成之後,這裏不但成了他和手下嘍囉們進香禱告的地方,亦是他發號施令,大秤分金,處理山寨事務的地方。

在殿宇中間的佛像慈悲的目光下謀劃著幹著殺人越貨的勾當,分著沾著人血的金銀,匪徒們居然從來不覺得荒謬――甚至每次“做生意”前後,還要來祝告平安。

殿宇的擺設很時候簡單。供桌前,分兩路八字形擺著四組桌椅和茶幾。正中是一張八仙桌和四把太師椅。若沒有正中的佛像、供桌,便是很常見的大戶人家的廳堂。

這殿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殿宇左右牆壁上懸掛的各種寶劍。這些寶劍,有的不但劍身是上等蘇鋼鍛造,更是裝飾精巧,金銀吞口,鯊魚皮鞘;亦有製作粗劣,鐵條子套著木劍鞘的劣貨。這些武器都是多年來辛勞楠的“戰果”。每次在江麵上劫殺行人商戶,遇到背著“琴劍書箱”的書生,請他們吃了板刀麵或者餛飩麵之後,便將他們的寶劍帶回,掛在牆上細細賞玩,回味著這些人在他刀劍下的最後模樣。

辛勞楠身材瘦小,雖然已是六十出頭的老人,卻依舊十分精悍。他穿著百姓的短褐,並不象他的許多同類那樣,裝斯文充老爺。此刻他端坐在太師椅上,雙目微閉,一臉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模樣。

其他幾張太師椅裏,分別坐著兩個文人打扮的中年人。其中一個正是詹喆堃,另一個,卻是楊景輝。

畢恭畢敬的站在當間的一個人,正是派去與馮海蛟聯絡的黃大橋。

聽他說完了見馮海蛟的經過,詹喆堃問:“人數查清了麼?”

“查清了,我一一點過了。帶刀槍的大約有一百人。不成丁的家眷亦有一百三四十號,其他都抬著行李箱籠。人數很不少,足足有二百多號人。”

這個數字和詹喆堃派去的探子帶回來的消息相差無幾。他微微點點頭,道:“你辛苦了,到糧台支二兩銀子。”

“是,謝爺的賞!”黃大橋大喜過望,沒想到去傳個話,點個人數就能拿賞。這詹老爺果然比辛掌櫃的大方!

他心裏這麼想,可還是小心翼翼的瞧了一眼辛勞楠――依舊閉著眼睛,一臉的漠然。

黃大橋退了出去,詹喆堃和楊景輝對視一眼。詹喆堃端起茶盞,微微笑道:“這馮海蛟,是存了反客為主的念頭。”

“他有這個心,不足為奇。”楊景輝朝著辛勞楠看了一眼,沒錯,他們也是“反客為主”。

楊景輝自從在廣寧豎起了朝廷的大旗,一度也混得風生水起。然而隨著國民軍駐軍的增加和地方政權機構的鞏固,他的活動範圍愈來愈小。而伏波軍的不斷進剿,最後,連老巢楊家莊也隻能拋棄不要。帶著全莊壯丁資財上了解問東的朝山寨

朝山寨原是解問東火並了老大奪下的,地處兩縣交界之處,地勢險要。躲在裏麵亦可苟延殘喘一時。然而詹喆堃認為此地雖然偏僻,但是孤立無援,一旦髡賊緩過氣來,集中兵力進剿,朝山寨孤立無援,一旦被四麵合圍,就是必死之地。

詹喆堃潛入連陽三屬活動,在陽山結識了陽山三霸,又知道了辛勞楠的雷打坡這個地方,他借著安頓張天波家眷等機會,到過這裏幾次。對這裏的地勢地形十分滿意。而且知道了雷打坡到朝山寨的距離不過二十裏,正是一個可以互為犄角的地方。

因此他立刻起了奪取雷打坡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