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節 俘虜營地(1 / 2)

易浩然隨他來到三合嘴校場,隻見校場外圍豎起了澳洲人的鐵刺籬笆,密密層層。還建起了幾座木結構的塔樓。懸著燈籠,上麵是荷槍實彈的哨兵。易浩然不禁暗暗蹉歎。WwW.com

入口處有崗樓有拒馬,但是盤查並不嚴謹。常青雲有出入的腰牌,拿出來亮了一亮,又對哨兵說:“這是我在城裏的一個賬房朋友,到營寨裏有筆賬要收”,哨兵亦無盤問,隻是一點頭便將他們放了進去。

防備鬆懈!易浩然暗想,如此說來,這裏有機可乘!

進得營寨裏,卻如同進了一座小鎮相仿。原本的營房自然都撥作了宿舍,安置俘虜。連校場上也用木料稻草修築了長屋來收容俘虜。這些長屋用得都是梧州戰後清理廢墟的廢料修建,很是簡陋。但是容積率卻很大。

長屋、營房劃分成大小不一的組團,各組團之間用一人多高的竹籬笆分隔開,頂部削尖烤硬。每個組團都單獨有門,有崗樓。組團之間由小路連通。布置的井井有條。

從入口進來,便是一條筆直的大路,用河沙鋪墊,兩邊是一個個組團的竹籬笆牆和門。每個組團的門口都懸有水牌,大寫著組團的編號和收容人數。

門口有崗亭,或坐或站幾個丁壯,都穿著過去官兵號衣――隻是前後布綴上的墨字從“勇”變成了“治安”。這些人或帶鐵尺,或挎腰刀,崗亭裏還有長矛盾牌,但是看他們的模樣卻很是鬆懈,一個吊兒郎當,說閑話的,打葉子牌的,趴在桌上打瞌睡的,不一而足。

各處組團的大門都敞開著,隻見人進出,也無人盤問。倒是幾個看守大門的壯丁認得易浩然,他走過的時候與他打招呼。

易浩然心裏暗暗高興。他見各組團裏人際寥寥,道路上更是行人稀少,有也是匆匆忙忙的。便問道:“人都去哪裏了?”

“現在白天,都出去幹活了。”常青雲道,“澳洲人不給人白吃飯……”

“都幹什麼活?”

“你不都看到了?修城牆,清理廢墟,都是我們幹。如今還叫他們去伐木、挖溝、裝卸貨物……”

“等等,你說裝卸什麼?”易浩然忽然打斷了他。

“裝卸貨物。”常青雲不耐煩道,“這有什麼奇怪的?”

“裝卸什麼貨物?”

“當然是澳洲人的貨物了。”常青雲說澳洲人最近每天都有船隊到梧州來,運來許多貨物,如今都儲存在三總府裏。

“老友,你說澳洲人運這許多貨物到梧州來做什麼?”

“那還用說,自然是前線打仗之用。”

“可是這梧州城裏,髡賊雖說增兵,也不過幾百人而已。為了幾百人,需要這般大量運貨麼?”

常青雲沒想過這個問題,他想了想道:“大約是為了打廣西之用。”

易浩然點點頭,如今梧州商旅不通,澳洲人忽然大量運輸貨物過來,隻可能是為了戰事預先囤積――看來熊督凶多吉少。

一路走來,卻見前麵是個十字路口。原來這營地由南北兩條道路垂直貫通,作為幹道。這裏明明是俘虜營,十字路口卻居然有十幾個攤位,有賣小吃的,有賣茶酒的,還有代筆書信算卦的……粗一看,倒似是鄉下的集鎮。

“這裏還有做買賣的?!”易浩然這下可真吃驚了――久聞澳洲人最擅商賈之術,沒想到居然做生意做到了這個地步!

“澳洲人最擅長不就是做生意麼?”常青雲見怪不怪,“這些攤位都是澳洲人準許開設的,賣得貨物也是澳洲人提供的……”

“可是這不都是俘虜麼,哪來得錢?”

“出去幹活,澳洲人會給你計分,”常青雲是二進宮了,對澳洲人這套非常熟悉,“然後給你一種票,在營地裏可以當錢用……”說著他從口袋裏掏出一張寸許的紙片。

易浩然接過來一看,卻是一張白紙條,上麵宋體“代用券”,下麵楷書的“一分”。

“這兒的燒餅攤上賣的燒餅就是三分。”常青雲說,“花兩分可以買一碗素米粉。營寨裏雖然管飯,可是不管飽,也不管好。幹活多餓得快,有這個可以買些吃的,多少也添補添補若是積攢得多了,叫個女人來做生意也不是難事。

“此地還有煙花女子?!”這下易浩然嘴巴都快合不攏了。

“倒也不算過了明路的。”常青雲道,“算是暗門子,不過澳洲人知道了也不過問。”

易浩然哭笑不得。在他看來既然是當了俘囚,被驅去幹活那算是天經地義的――去幹活,好歹有碗飯吃,至少不會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