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節 民間資本(1 / 2)

“地主老財願意嗎?聽起來沒啥保障啊。”

“肯定不會虧,但是需要一些帶頭的。正好有個闖了點小禍的老財,我們一塊兒聊聊?”王愷一邊說一邊就吩咐秘書把顧掌櫃進來。

臨高姓顧的土著和歸化民千千萬,但是最有名的無疑就是這位年輕人:顧葆成。

顧葆成在臨高經營遼海號分號這幾年,靠著姨丈的雄厚財力和元老院“懷柔遠人”的政策,在臨高基本上算是躺著掙錢。不說販賣貨物的利潤,光是陸續出手早年姨丈關照他買下的地皮就賺得盆滿缽滿了。

顧葆成雖說在經商方麵談不上有什麼天賦,但是為人循規蹈矩,處事低調,也沒給姨丈惹什麼麻煩。

第二次反圍剿過後,李洛由借口“兵火洗劫”,直接把這臨高分號給注銷了,於是遼海行臨高分號搖身一變成了“天寶號”,直接洗成了顧葆成的私人財產――當然,他姨丈秘密的入了股,做了幕後的實控人。

顧葆成在臨高做生意,算是奉公守法,不過最近這些年不知道是受了李洛由的點撥還是突然開了竅,也漸漸地的不安分起來了。

前不久,殖民貿易部收到了政治保衛局轉來的一封報告,坐實了王愷一直懷疑的一些情況。由此,才引起了今天這次會麵。

顧掌櫃的容貌即使以元老的眼光來看也堪稱“俊美”,平日裏永遠是他姨丈教導出來的從容淡泊的表情。隻不過此刻他的額頭也在不合時宜的冒著汗。

“兩位首長。”顧葆成恭恭敬敬的鞠躬行禮。

“顧掌櫃,坐坐。”王愷“熱情”招呼,“聽說你在日本遭遇了一點麻煩?怎麼也不和我們說一聲?維護海路貿易秩序是元老院的重要工作,你這是不信任我們啊。”m.X520xs.Com

“雖說損失了一船貨,價值亦不算太高。元老們日理萬機,平日裏麻煩諸位的已經太多了,所以這次我想就算了。”顧葆誠掌櫃熟知各路海賊的來路,他擔心的不是被搶,而是被元老院的海賊搶。

“顧掌櫃,你好闊氣啊,好幾萬元的貨,還有一條價值幾千塊的H800,就這麼算了?”

這下顧葆成完全是掩飾不住的狼狽了,他到底年輕,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麼話來應對,隻紅著臉不說話了。

王愷還要他辦事,自然不會太過擠兌他,當下放緩了語氣:

“這事也不能完全怪你,我們的政策也還沒有明確,不過就快有製度了。但是涉及到荷蘭人,最終還是要和他們講清楚的。”

“明白明白。其實對日貿易這事,既然貨都是元老院統購,日本那邊的港口也逐漸地聽令與元老院,確實也不該假借他人之手。如今商人們也好,荷蘭人、葡萄牙人也好,就是能賺一筆算一筆的心理。”

顧掌櫃幾下就聽明白了核心問題,過去元老院實力不濟,力有未逮,又要擠兌鄭家,隻能把對日貿易這塊肥肉分給大家吃。現在元老院的羽翼漸豐,要獨吞了。

顧葆成跟隨姨丈多年,對官府這種心思再明白不過。所以王愷幾句話一說,他就立刻湊了上去了。

王愷當下覺得他很知趣。又說:“當然,我們元老院也不是單純的爭利,這筆錢與其埋在你們的地窖裏,不如讓元老院去發展工農業,你們就會有更大的船,更多的商品去做生意,我們的收入都會有數量級的提升。”

說完黑話之後,還是義正言辭地把場麵找了回來,當然,這話也沒說錯。

“我懂,這就叫‘重商主義’吧?我旁聽過元老的課程。獲取順差,補貼工業,進一步擴大順差。這是種良性循環。”

“哎喲,可以啊。”王胖子對顧掌櫃有點刮目相看了,“但是我們的重商主義還是和西方的不一樣,有所改良,我們不反對多元化商業的繁榮。隻不過,我們搭的台,台上白撿的利潤也不能讓出,那就成了‘國有資產流失’,在我們這裏是重罪。至於台子上的安全,這樣的公共產品,我們也是提供的。你被搶的那艘船,我們給你要回來了,貨款嘛,按采購價給你。”

“啊這……深感元老院大恩!”顧葆成原來已經不指望船和貨了,現在王首長願意網開一麵,自然是大喜過望。忙站起來要行禮,王愷當即攔下:“不必如此。”

既然王首長這麼講交情,新的政策又已經出爐。顧葆成打定主意,趁此機會來搞一搞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