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節 發布會(1 / 2)

廣州、南海、番禺的各大士紳家長有的帶著家小、有的帶著仆人,陸陸續續進入學宮,關心元老院新政策的市民也來了不少,嗅覺敏銳的小商小販紛紛在學宮門外擺起小攤做起臨時生意來。為了元老的安全,劉翔特意從廣州的國民軍拔刀隊抽調人手,安排在入口處警戒,再專門從過去廣東貢院當差的衙役中選拔了若幹人負責搜檢,檢查來訪人員的是否攜帶危險品進。

這些老差役都是搜檢趕考學子慣了的人,搜檢經驗極其豐富。隻要沒人打招呼放水,什麼稀奇古怪的作弊物件都能搜出來。隻是一般人那是半點也不會客氣。很多士子對考院的“搜檢”又恨又怕,長相俊俏的,年輕的,免不得會被這幫衙役上下其手,“揩油”“吃豆腐”。所以口碑非常惡劣。

所以慕敏招募這些人充當安檢員的同時,也做好了培訓工作。尤其是規範搜檢的步驟,明確可以觸碰的部位和力度,禁止滿身掏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糾紛。

為了便於搜檢女性,還從這些人的女眷中招募了若幹女性的安檢員。

陳邦彥在安保員的指揮下,舉手、轉身、抬腳,全身上下確認無異常後,才被放了進去。經過安保員跟前的一瞬間,陳邦彥與對方四目相對,微微點頭,隨即快速地走了過去。

枯燥而冗長的政策宣講之後,劉翔繼而又道:

“下麵我們請廣州市證監會秘書任佑梓元老就最近的紙棉風波講話並答記者問!”

舉辦新聞發布會是宣傳部門的意見。廣州目前除了有《羊城快報》之外,還有多家報社和雜誌社。

盡管有元老認為沒必要辦多家報紙,但是宣傳口認為多幾家新聞單位並不是壞事,畢竟現階段土著百姓對信息的需求量很大,無論從推廣識字,宣傳新政還是普及科學都需要更多的傳播渠道。

這些報紙和刊物大多有澳洲人的背景,大部分從臨高搬遷來得。包括老牌的刊物《天水生活周刊》《讀者之友》《點石齋畫報》等等。也有純粹的民間資本,沒錯,已經有土著意識到了“新聞紙”的意義。盡管他們對“新聞”和“媒體”的概念依然模糊。

在一個歸化民幹部的示意下,眾人開始鼓掌。伴隨著掌聲,一位穿著白色襯衣黑色長褲的中年男子走到麥克風前,他清了兩下喉嚨,麵帶微笑地開口,揚聲器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音。皺起眉頭的男子拍了拍麥克風,仍然沒有任何動靜。土著也就罷了,後麵的歸化民幹部中傳來了一陣小聲的議論聲,隱隱約約聽到“又出毛病了”“這個還是最新技術呢”的對話。

任佑梓返身招呼一位年青人,低聲道:“把擴音器拿來一下,對對對就是你們叫大聲公的那個。”

“喂喂喂”“大家請安靜”“麻煩安靜一下”

任一邊發聲一邊雙手平攤下壓示意,人群逐漸安靜下來。

“我想,我今天沒有來晚啊。”任微笑了一下,但是台下沒有什麼反應,任微微搖了搖頭。

“同誌們好,各位記者,各位廣州的父老鄉親,你們好。我今天代表元老院,就近期廣州金融市場出現的一些小波動,簡單講講院裏麵的看法,以及我們將采取的措施。”

“我們注意到,近期,有些交易者、投資者,投資交易所謂的紙棉,這個是民間自發出現的一種金融工具,我們相信大家本意是好的,是想解決買賣雙方想鎖定未來成本和收益這一實際需求,是想促進我們種植業和紡織業的長遠發展的。”

人群中傳來附和的聲音,不少人頻頻點頭。

“但是,紙棉,這種還不是很規範,很成熟的遠期合約,實際操作起來呢,因為沒有強有力的中間保證機構的製約,出現了很多非理性的行為,比如我們觀察到,不合實際地裸空,逼倉,換手率過高,報價嚴重偏離最近成交價,自買自賣,對敲,盲目加杠杆,啊,導致了一些承受能力差的人,發生了一些,悲劇。這些呢,都不是一個健康市場的表現。”

“所以啊,院裏麵研判得出一個什麼結論呢,我們就是說啊,這個紙棉,早該管管了!”

大家麵麵相覷,隨即一小群一小群地小聲議論起來。

保持微笑的任佑梓繼續開口。

“廣州交易所自從成立以來,陸續發行了包括南洋公司、大波航運、潤世堂、佛山鋼鐵等在內的優質高效的大企業、大公司的非優先股票和債券,既為實體經濟開拓了一條融資的高速公路,也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更好的投資選擇,成績有目共睹,院裏麵也是高度肯定,啊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