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到了第二天,鄭元老宣布要把本地的藥鋪、醫館都逛一逛。
“我是私行察訪,你不用搞太大的陣仗。我進去了和他們聊聊,看看情況就是。”鄭明薑指示道,“對了,你們這裏有公辦醫療機構嗎?”
“有一個醫務室,專門為歸化民幹部和元老服務的,不對外。”
“用得藥呢?”
“是省港總醫院分配下來的,”林銘說,“大夫和護士也是。”
鄭明薑明白了,這個衛生所其實就是省港總醫院的派出機構,用藥走得也相同的口子,這個醫務室沒什麼東西可挖的。。
“本地藥店和醫鋪多嗎?”
“多,多。”林銘連連點頭,受惠於這裏的水陸交通樞紐和發達的手工業製造,本地人口眾多,作為嶺南成藥之鄉,這裏光是大中型生藥鋪就有十一家,小藥鋪、固定藥攤足足有五十多家。
“我們都去走一圈。”
鄭明薑先去了和元老院有業務關係的楊潤開堂。這是佛山目前最大的生藥鋪。自然他能做到最大,與元老院的合作密不可分。潤世堂的多種特效中成藥在廣東的總代就是楊潤開堂。
她知道這裏做的是正經買賣,不大可能和坑蒙拐騙的爐石散扯上關係,白白毀掉幾輩子攢下來的商業信譽。而且這裏本身就不經營抗生素類藥物,也不會是抗生素流散的源頭。但是她長期待在臨高,和土著打交道的次數屈指可數,很想切實的體會下本時空下傳統大藥鋪的風采。
元老到店,自然立刻驚動了掌櫃夥計,鄭明薑叫住了要去稟告東家過來的掌櫃,說自己隻是隨便看看,不要驚動店東,又問起了本地的爐石散的事情。
“這藥市麵上的確有!”掌櫃的說道,“兩年多前就有了,隻是最初十分稀少,近來才多了起來。”
看來自己的推測沒錯,這生意源遠流長,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不然也不會衍生出那麼多的版本來。
“有用嗎?”
“若說沒用,騙人的,那倒也不是。”掌櫃的說,“有時候,卻有奇效。一劑便能救人性命;有時卻毫無效果。說道配伍,又是含混不清,用得藥倒是不少。左不過是江湖遊醫配伍的‘頂藥’。”
江湖遊醫固然是個貶稱,但是曆史上他們各有自己的獨門秘方的特效藥物,往往對一兩種疾病或者外傷有奇效,以此作為號召。
顯然,楊潤開堂的掌櫃夥計早就分析過爐石散的成分。
“這個藥你們有賣過嗎?”
“瞧您說得,我們東家做的是正經買賣,沒有那些江湖遊醫用來騙人的東西,先不說這錢賺的昧良心,人家可等著瞧病呢,你治不了就說治不了,何苦來賣假藥耽誤人家,這種缺德事幹多了要遭報應的。”掌櫃一番慢條斯理,卻又滿是“天理人情”的言辭,充分地體現了他的職業特色。
“貴店果然是誠信老鋪。”鄭明薑覺得自己的判斷應該沒錯,這裏不是爐石散的源頭。
離開之前,她買了些丁香、艾葉、白芷、蘇葉、薄荷、石菖蒲、藿香和金銀花,讓夥計打成粉做香囊避蟲用,回去之後送人。
她去得第二家是陳李濟的佛山分號。和楊潤開堂一樣,掌櫃的知道爐石散,但是自己並不經銷。而且很明確地告訴鄭明薑,爐石散確實有一定的效果。
“既然有效,為什麼你們不賣?”鄭明薑頗為奇怪。陳李濟和楊潤開堂不同,陳李濟從一開始就主打中成藥生意的,所以櫃麵上除了各種自產的中成藥之外,也代銷各種其他藥鋪藥店的成藥,甚至有遠至南北京師、南直等地來得成藥。
“這藥雖說有效,可是來曆不明。小店也不敢賣,生怕壞了店裏的招牌!”
接著她又走訪了其他的大中型藥店,掌櫃和夥計的說法大同小異。鄭明薑知道這裏沒什麼油水,便將調查重點賺到了小藥鋪和固定藥攤上了。
沒想到第一家就有了收獲。這些小藥鋪售賣爐石散等神藥不說是明目張膽吧,至少也是毫不避諱的。除了爐石散外,還有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名頭的東西,甚至還有轉胎藥這種對鄭明薑來說匪夷所思的藥物的存在。
。您提供大神臨高啟明的文德嗣蕭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