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節 武器問題(1 / 2)

“選擇什麼樣的武器,首先要看我們身處的環境和麵對的敵人。”席亞洲停頓了一下,大概為了組織語言,“我們的主要對手有三個:以大量簡易火器+冷兵器混裝步兵為主力的漢人武裝,代表是明朝軍隊,也包括包括李闖之類的明末流寇,他們的主力基本來自明軍的叛卒逃兵,裝備戰法基本都一樣;以騎兵為主力,配置有少量火器的滿清軍隊;以各種火器為主的在中國沿海極其活躍的中外海盜。WwW.com

“我們不但人數偏少,而且基本都是沒有實戰經驗的人,在心理素質上未必有這些古人強,所以我們的武器要堅持二點:

“足夠大的射程,在盡量遠的射程上就能開火壓製敵人衝鋒,也可以用來打擊敵人的火炮炮手、指揮官。拿破侖戰爭時期的8磅和12磅野戰火炮,有效射程不過900米,17世紀的水平更低,估計最多有400米。步槍至少應該有這個射程。

“我們的前二個對手在作戰中都會以騎兵作為突擊力量,所以武器得有瞬間大量投射彈藥的能力才能壓製騎兵的衝擊。最好是用機槍了,不過暫時看來不可能。剛才聽了介紹,北美分舵恐怕也沒法搞來機槍或者自動步槍。”

“那為何SKS不符合呢?我看都符合麼:400米有效射程,10發彈倉,最大射速每分鍾40發。性能不算出眾,好在構造簡單,大家基本又都摸過。”

“我對7.62*39的M43彈沒好感,”席亞洲嘿嘿的笑了笑,“這種步槍彈用的是腐蝕性底火,對身管腐蝕性很大,要經常擦拭保養。海南這個地方本身就環境惡劣,這裏多數人即沒有從軍經驗,又對槍支不了解,很可能因為不勤擦槍而讓槍鏽成一塊。沒多久就報廢了。”

“連槍都不擦的廢柴,還能當兵麼?這理由太站不住腳了吧。”

席亞洲不理會反對的聲音:“腐蝕性底火對彈殼也有很強的腐蝕性。對子彈複裝有很大影響。”

“這倒是要考慮一下。複裝子彈是我們早期唯一補充彈藥的方法。”

“華約係統的武器,是以好用夠用為出發點的。換句話說,有能力把武器做得更好,但是它首先考慮的是成本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一支經久耐用,但是消耗過多資源不符合他們的軍事原則。”

“在本時空,當然沒關係,槍壞了換一支就是,而我們沒有途徑去補充新的現代武器,所以武器的全使用壽命就必須考慮。”

“你的意思是說SKS的使用壽命太短麼?”

“不錯,不僅是SKS,也包括包括AK這類武器。”他舒展了一下坐麻的腿腳,“另外,SKS是一種標準的半自動步槍。是標準的半自動。”席亞洲著重說了這個字眼,“也就是說,它不能變成自動步槍。”

會場上的人愣了一下,忽然明白過來了,原來對他的發言不以為然的人也展開了眉頭。

沒錯,美國民用槍支市場上是沒有自動武器的,但是那些以軍用自動步槍為藍本製造來的民用AK\AR的半自動步槍,其實都能改裝成全自動武器。當然美國法律是嚴禁這樣做得,觸犯者是重罪。但是FBI管不到大明啊!

AK47啊,M-16啊,這些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字眼頓時在會議室裏飛舞,每個人都幻想著自己揮舞一支AK或者M16的英姿。

“那就大批買入民用AK吧!”時嫋仁也興奮起來了,“這槍2004年之後上市很多,貨挺足的,我們的機械能力,改槍不成問題。”

“為什麼要AK,我要M16!”

“你懂什麼,那叫AR15。”

“改了不就成M16了。”

“嗬嗬,我還是那話:不看好M43彈。”席亞洲很滿意自己這番話的效果,“同樣我也不建議用M16之類的小口徑步槍。不僅是停止作用的問題,還涉及到最大射程上的威力。另外小口徑步槍彈對生產技術要求也高一些。我推薦使用7.62mm北約彈的半自動步槍。如M-14、FN-FAL這類步槍的民用版。直接改成自動步槍也就沒必要很迫切的裝備機槍了。”

“M-14?聽說精度很不錯,就是威力過剩,而且重量也大。”

“這槍是不是複雜了點?貌似美國人的槍都是結構複雜,保養困難。”

槍支的爭議持續了半個小時,把時嫋仁悶壞了,眼看這樣的爭論沒什麼結果,他就提議直接在網絡上和小瑞談談,畢竟小瑞對美國的槍市比較了解,對民用槍裏的古怪東西看得也多,不象國內打死了也就知道個AR15是M16半自動民版。

結果小瑞在網上提出了另外一種槍:誰也沒聽說過的Saiga-308步槍。這是一種使用7.62mmNATO彈的俄製民用半自動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