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雲嫣沒有見過玥娘。
從前,她嫁給徐簡之後,劉迅身邊就沒有這麼一人存在。
汪嬤嬤更是連晉舒都沒有見過,即便她見著了玥娘的麵,也無法判斷像不像。
好在,挽月對晉家五姑娘還有些印象。
自告奮勇著,她隨汪嬤嬤去了趟水仙胡同。
大年初二,街頭巷尾都是走親戚的老百姓。
挽月與汪嬤嬤衣著樸素,手上提了點心盒子,看著就像是拜訪親友的祖孫兩人。
到了地方,左鄰右舍的門多是開著的,隻玥娘住的小院,門板緊閉。
汪嬤嬤摩拳擦掌,打好腹稿後便要上前敲門。
沒想到,她胖乎乎的身子才往前走了一步,胡同的另一頭、一年輕小哥兒跑了過來。
那小哥兒跑得飛快,後頭還跟著一頂轎子,從轎夫們輕鬆的步履看,轎子裏並沒有坐人。
他們腳步匆匆,險些撞到在胡同裏玩耍的孩子們,驚得家裏長輩紛紛探頭。
“走路看著點!撞到了怎麼辦?”
“趕著去投……”
“大過年的,算了算了!”
小哥充耳不聞,到了玥娘的宅子外,抬手敲了敲門。
汪嬤嬤見狀,便又後退兩步,拉著挽月熱絡說話。
兩人一副拉家常的樣子,心思卻都在那院子處。
隻見門板打開,裏頭站著一老嬤嬤,聽那小哥說了幾句,又看了眼轎子,她便關上門。
小哥便在門口等候,時不時與轎夫說幾句話。
汪嬤嬤見挽月時不時打量那人,便輕聲問她:“見過的?”
“似乎是那劉公子身邊的,”挽月略顯猶豫,“學會那天,劉公子被帶回衙門裏,他要跟不跟的,後來還跑了。”
當日她隨郡主在閣樓上,遠遠往下望去,五官模樣隻能瞧個大概。
偏學會時人太多了,劉迅在一眾學子之間,也不會讓小廝貼身跟著,顯得格格不入。
也就是後來那前後躊躇的樣子叫挽月瞧見了,猜了猜他的身份。
汪嬤嬤想了想,道:“你應是沒認錯,他來替劉公子接人的吧。”
正說著,那廂門板吱呀一聲又開了。
那老嬤嬤走在前頭,身後跟著一年輕小娘子,正是玥娘。
小哥殷勤地問了聲安,又替她把轎簾子掀了。
似乎察覺到有人在看著她,玥娘轉頭四周張望著,卻沒有收獲。
她平素出門少,鄰居都不太熟悉,況且今日各家都有客,生麵孔很多,聚在胡同裏家長裏短聊天。
她這兒突然來了轎子,又要出門去,別人下意識看兩眼,太正常了。
這麼一想,玥娘也不再多分辨了,彎腰上了轎子。
轎簾落下。
小哥催著轎夫出發,走在前頭,這一回長記性了,喊著“讓一讓”、“讓一讓”的。
老嬤嬤沒跟著去,進院子關了門。
汪嬤嬤招呼了挽月,兩人不遠不近跟上去。
“怎麼樣?”汪嬤嬤低聲問,“像是不像?”
挽月抿著唇,緩緩點了點頭:“我知道她是玥娘,所以隻第一眼恍惚了下,之後就能看出不一樣來。但我明白姑太太說的意思了,就那個舉止,又嬌又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