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一日晚九點,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向全軍下達了全線出擊的命令。
三十多萬大軍,從隱蔽的礦山坑道中,塹壕內,密林裏,象一隻隻出擊的獵豹,無聲的接近自己的獵物,悄然的進入了攻擊陣地,彈上膛,刀出鞘,隨時準備撲向敵人把敵人撕碎。一門門火炮兵扯下了偽裝,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敵人的營地。
十一月一日,當太陽的最後一縷餘輝消失在山後,誌願軍空軍D1的軍的基地並沒有停止繁忙。一架架披掛著導彈的戰機被牽引到機場,幾十輛各種保障車穿梭在跑道和輔助道上,給飛機加上足了燃油。機務大隊的機械師在對飛機機械,電氣,電子方麵設備作著最後的檢查。導航台,塔台,信標台也在不斷的收集核對天氣狀況。
空警-2000,此時停在機場跑道西麵的起飛線上。政委常乾坤陪同劉亞樓一行。在飛機下麵為參謀長王鯤鵬等空警2000機組人人送行。
這行人第一次近距離感受這架空中巨無霸-空警-2000,被基地的官兵親切的稱他為大蘑菇戰機雄姿。劉亞樓和常乾坤知道就在鄧峰他們的那個時代這架空中指揮機也是最先進。它的服役填補了當時解放軍從前沒有裝備預警機的空白,他先進的雷達技術,也令全世界震驚。這個大蘑菇預警機采用固態有源相近代陣雷達,高速數據處理電腦等。雖然對這些他們現在還搞不太明白,但從王鯤鵬那充滿驕傲感的介紹中,他還是感到了它的先進性。
王鯤鵬指著那個大蘑菇說:“這雷達天線是固定不動的。它上麵裝備有多功能三坐標多普勒脈衝雷達,可進行全向探測,主要用於發現和跟蹤空中與水麵目標,工作頻率為1200至1400年兆赫。機載天線係統由三部固態有源相控陣天線構成,設置在一個直徑為14米的固定天線罩中,對空中目標的最遠探測距離為570公裏。他的雷達係統可同時跟蹤60-100個空中目標,其中包括低空目標,並對戰術空軍的10架飛機實施引導。"
劉亞樓一行人望著眼前這個龐然大物.
空警-2000機頭最前部為安裝有大量觀察窗的領航艙,其下為圓形雷達天線罩。劉亞樓,常乾坤從資料上了解到:"該機可在5000-10000米的高度以600-700公裏/小時的速度持續執勤7-8個小時。如果得加油機的空中補給,其巡邏時間還會大幅度提高.最大飛行重量為195噸。
王鯤鵬重點向他們介紹,要想在戰時將敵人的“眼睛“蒙住,最關鍵的是要搞清對手武器的電子頻譜,這就得平時事先的捕捉其信號進行存儲分析。戰時就可一幹擾對方的通訊."
王鯤鵬看了看表說:“還有點時間帶你們上去看看‘.他們頭一次登上空警2000。看到機艙內道處到是各種設備,顯的略有擁擠,機組人員都在緊張有序的作各種起飛前的準備工作。
王鯤鵬指著一些設備說:這是通訊和數據傳輸係統由基本設備和補充設備組成,可保障預警機與作戰飛機,其他兵種自動化指揮係統的計算機交換數據,此外,還可使機組人員與操縱人員相互交換信息。“然後又指著一些設備說,這是超短波電台,最大通訊距離450公裏,那個是短波電台,最大通訊距離2000公裏,那邊那個是......."
最後來到了駕駛艙,又把駕駛艙裏的設備作了簡單的介紹。
常乾坤坐在機長的座位上找了找感覺問道:“這好飛嗎?“
王鯤鵬說:“很不好飛。因為飛機的重量分布已經改變。等有時間你看看飛行手冊。
常乾坤站了起來說:“好,我真希望我有一天也能飛一飛你的空警2000。預定的起飛時間快到了。祝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回來我給你擺慶功酒。"
"我代表空警2000機組感謝。劉司令部,常政委為我們機組送行"。
此時作戰室也是一片繁忙,鄧峰坐在指揮席上,看著大屏幕上各部門的分列。圖像,鄧峰把雷達信號切到全屏仔仔細細看著畫麵。
這時傳來了空警2000畫麵和王鯤鵬的聲音:DA101,DA102準備完畢,一切正常,請求起飛。
鄧峰看了看大屏幕上的時間:1950年11月1日19時30分00秒。回答道:“可以起飛“
空警2000年以和他那龐大身軀很不適襯的敏捷,衝出起跑線,騰空而起。
2分鍾後兩架J10戰機全付武裝,也隨之輕盈的起飛,為其保架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