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貝加爾斯克市,奧廖沙帶領的這63名散兵遊勇,遇到了從烏蘭烏德逃到這裏的蘇軍後貝加爾軍區第19摩步師34團政委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上校帶領的來人。兩個人同命相憐,想法一致,一拍即合的決定,在暫時無法和上級部隊取得聯係的情況下,組織遊擊隊。在貝加爾湖東部地區的深山密林中和中隊繼續戰鬥,展開遊擊戰。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預備役1師21團,在完成了對貝加爾湖東岸北部地區的蘇軍殘餘部隊和蘇聯在這一地區的地方政權的掃蕩之後,轉向了貝加爾湖的北端。3月10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預備役1師21團3營開進了駐守在位於貝加爾湖最北端下安加爾斯克市,如果說下安加爾斯克市是“市”的話,恐怕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會對此嗤之以鼻。因為在這個市隻有4來人,絕對沒有中國農村的一個生產大隊的人多。
11日上午8時30分,3營接到了師指揮部的命令,在下安加爾斯克市留下一個連,其餘的向位於貝加爾湖北端西岸的北貝加爾斯克市推進,去接收蘇聯布裏亞特自治共和國的這座具有近1萬餘人的“大”城市。據事先偵察,這個距烏蘭烏德西北440公裏,伊爾庫茨克東北490公裏的城市是沒有蘇聯駐軍的,所以也沒有共同簽署“停火線”這麼一說。
3營營長曹詩書馬上決定,教導員帶領3連留守下安加爾斯克市,自己帶領1連、2連前去接收北貝加爾斯克市。
接到命令25分鍾後,曹詩書帶領多名全副武裝的生產建設兵團預備役戰士,乘坐30多輛扣著苫布篷的軍用越野卡車,兵分兩路,1連沿湖邊公路向北貝加爾斯克市進發,2連從貝加爾湖湖麵上直插北貝加爾斯克市。
兩市相隔隻有40多公裏,曹詩書帶領2連從湖麵直接插向北貝加爾斯克市,從北貝加爾斯克的河碼頭的東側開上了貝加爾湖的西岸,率先到達了設在弗拉基米爾大街上的市政府辦公樓。
此時,在北貝加爾斯克市市長辦公室裏正在召開市主要領導的會議,研究遊擊隊的給養問題。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大校和奧廖沙所成立的“北貝加爾斯克遊擊隊”在北貝加爾斯克市又劃拉了多人,現在已有300多人,可是這300多人的衣食住行和給養怎麼解決?那隻能靠地方政府解決。
純種的俄羅斯人市委書記弗金切羅夫,早在4天前就帶著老婆孩子跑到烏斯季庫特去了。隻剩下基米特拉達斯基這個歐亞混血的北貝加爾斯克市市長,基米特拉達斯基今年40多歲,黃皮膚黑頭發,卻長著一個老毛子的臉就是雜交品種,他很可能是蘇武放羊寂寞難耐時和匈奴娘們留下的後人,也可能是同時期的李陵,衛律等人流落到匈奴後封王拜相,他們的後裔以及大量被俘和被掠來漢人的後裔,也可能是蒙古人和俄羅斯的咋種。關於他的出身完全無從考證。他早已融入了這個社會,成了蘇聯的布裏亞特共和國的公民了。
這些年的異國文化熏陶和血緣的雜交,使這裏的“中國人”早已整不清自己有幾分之幾的中國血統了,他們也不把自己當成中國人了,這些人對中國有著極為複雜的感情,說不清楚是一種什麼感情。
曹詩書把手中第一個跳下了車。氣勢洶洶的向北貝加爾斯克市辦公樓走去。
曹詩書這個人可不象他的名字那樣充滿了書生氣,他長的肩寬細腰,手腳靈活,天生就是當兵的料。17歲當國民黨兵,1948年,他18歲在保定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嶽軍區第1縱隊,同年12月,參加了解放張家口、宣化等城鎮的戰鬥,由於作戰勇敢槍打的也準,在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當年就榮立一次二等功。1949年在參加太原戰役時又榮立二等功一次。升為班長。1951年10月參加抗美援朝,在朝鮮龜城66軍與美軍24師激戰時,他的三八槍的刺刀留在一個美軍少尉的胸腔裏,在與一名美軍上士肉搏時,被摳瞎了左眼,他忍著巨疼用手榴彈把被他壓在身下摳瞎他左眼的那個美國上士的腦袋砸成了一團肉泥。龜城戰役他榮獲1級戰鬥英雄的稱號。傷痊愈後,他以副連職被安排到一個縣城當供銷社副主任。他不願意離開部隊,找到軍轉辦,主動要求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當上了一名作訓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