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注定要失敗的遊擊戰(3 / 3)

在國400多萬平方公裏的“新開發區”內,有近00餘支形形色色的所謂抗華遊擊隊這樣非法武裝。規模小的三五十人,規模最大的也就是000餘人,最短的隻堅持0天半個月,堅持最長時間的也就是一年半載。

很多人都很奇怪,這些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蘇聯軍人就連國內剛解放時的“土匪”都不如嗎?

答案是:不如,肯定不如。

很多人把遊擊戰看的太簡單了。以為有幾個武裝人員,今天襲擊這個鄉公所,明天伏擊那個運輸隊。那是對於遊擊戰太不了解了,豈不知遊擊戰是以弱勝強最為有效的戰術。有著一整套戰術戰略體係。

遊擊,遊擊,又遊,又擊。遊是走,擊是打,遊而不擊是逃跑主義,擊而不遊是拚命主義。以國最高首長為代表的國**人,在長期的**戰爭,幾乎整個過程都處在弱勢狀態。他們創造性地發展了遊擊戰的一整套理論: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是遊擊戰的基本原則;以襲擊為主的進攻,是遊擊戰的基本作戰形式;建立**根據地是遊擊戰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依托,並能廣泛動員廣大的人民群眾參與其這是遊擊戰的基礎;在一定條件下,遊擊戰可以作為某個戰略階段的主要作戰形式;戰略上的集指揮與戰役戰鬥上的分散指揮相結合,是遊擊戰的指揮原則;遊擊戰因兵力少而突擊力弱,很難獨立地解決整個戰爭問題,隻有積極創造條件,正規戰與遊擊戰緊密配合,才能加快戰爭勝利。最後把遊擊戰擴張到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的大規模運動戰。

蘇聯的這些殘兵敗將、散兵遊勇想在國“新區”實施遊擊戰那注定是要失敗的。首先是因為蘇聯不具備進行遊擊戰的基本的戰術理論,以致到後世在阿富汗,被阿富汗遊擊隊打的滿地找牙,不知所錯。

遊擊戰是非正規作戰。其實作戰本身就沒什麼正規不正規之說。正如孫子兵法所說的水無常形,兵無常勢。

遊擊戰,這是和蘇聯一直主張的,大兵團、寬正麵,大縱深,高速度,一波次接著一波次不間斷進攻,十分僵化的所謂正規戰術思想相搏的。蘇聯人對於國**的軍事思想是不屑一顧的。

赫魯曉夫就曾對於蘇軍要在全軍發行mzd的軍事著作的做法大發雷霆。對軍隊的負責人氣急敗壞的說:“你們要在蘇軍內部發行mzd的軍事著作。這簡直荒謬之極蘇軍打垮了德軍的精銳部隊,而mzd他們用了二十到二十五年的時間隻是玩弄玩弄梭標和刺刀而已。可是現在你們卻在發行mzd的軍事著作這是為了什麽?難道要向國人學習將來怎麽打仗嗎?你們作出這個決定時是怎麽想的?你們的腦袋是叫驢踢了,還是叫門擠了?馬上給我停止這項又費錢又浪費時間的蠢事。”最後蘇聯軍方隻好把這些已經印好,準備發行全軍的mzd的軍事著作付之一炬,燒掉了。

其次,他們在國“新開發區”沒有遊擊戰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依托的“**根據地”和最廣泛的人民群眾參與的基礎。隨著國進攻部隊滾滾向前的坦克履帶,大批的生產建設兵團——這支具有國特色的國武裝力量和國各省市、各部委的武裝基幹民兵以及大批的國武裝移民的進入,在“新區”,國人員在數量上已經超過了俄羅斯民族人口數量,極大的震懾和控製了俄羅斯民族的“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遠東在沙皇時期幾乎沒有什麼人,是流放**者和罪犯的地方。蘇聯成立後,那些**者和罪犯早就在**勝利後返回了歐洲。

列寧和斯大林時代為了加強對遠東的控製,對遠東地區進行了空前規模的大移民,把在歐洲很多蘇聯的少數民族整體向遠東移民,把蘇聯歐洲的地方騰出來給俄羅斯。這些被趕出自己家園的蘇聯少數民族很難從心裏對列寧和斯大林統治的蘇聯有什麼好感。車臣就是944年,被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將當時有8.7萬的車臣人,幾乎是整個車臣民族的全部強行遷出家園,驅逐到亞哈薩克和西伯利亞境內,並撤消了車臣的自治共和國地位。現在國的到來,這些飽受蘇聯俄羅斯民族欺辱的少數民族,紛紛的倒向國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所以蘇聯要想在國控製區進行“敵後遊擊戰”,他們失去了最廣泛的人民群眾參與這個基礎,怎麼可能進行具有人民戰爭性質的遊擊戰爭呢。這就是這些蘇聯遊擊隊注定失敗的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