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節 京師(四)(1 / 2)

“是,字號便是叫陳李濟的。”田妃應道,“他家的藥物都是長春堂代銷的。”

陳李濟自從和澳洲人合營之後,掌櫃的原本想在京師開家分號銷售各種成藥,但是元老院顧慮到陳李濟是廣州的字號,頗有些名氣。日後若是雙方交兵,在京師的字號恐怕難以保全,所以便通過山海五路的潤世堂渠道秘密在京師收購了一家小藥鋪,改名長春堂。一麵繼續銷售傳統飲片,一麵代銷陳李濟和潤世堂的各種丸丹膏散類成藥。幾年裏在京師也頗有名氣。WwW.com

每年端午,宮中都要製備平安藥進呈給皇帝和後宮主位們。無非是牛黃清心丹、紫金錠之類應對夏季暑熱感冒腹瀉常見病的涼藥。其中亦有長春堂供奉的避瘟散。

崇禎原本對髡賊的藥竟然流播如此之廣有些慍色,再一想這京師之中髡賊的物件早就到處都是了。上到後宮下到黎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髡貨,這些平安藥又算得了什麼。

想到《平髡手記》和《髡事指錄》這些書裏都提到過髡賊“多智近妖”“無所不能”,他心底裏又暗暗覺得遺憾,這樣流散海外的華夏苗裔,若能當初為朝廷所用該多好!何愁流寇不滅,東虜不平!

“王尊德誤國!”他喃喃道。神情淩厲。嚇了田妃一跳,她不知道王尊德是何許人也。但是引得皇帝震怒,絕無好下場。

她不敢多言,隻在一旁默默相陪,半響,忽然皇帝問道:“貴妃,我且問你,你父在廣州可有產業?”

這話猶如五雷轟頂一般,田貴妃心中一顫,她雖然對父親的產業情況所知有限,但是娘家人在外麵倚仗“國丈”的身份,為非作歹的事情她知道的可不少。

若是一般的事情,皇帝知道了也就一笑了之,但是加上了“廣州”二字就大大的不妙了。頗有懷疑她父親有勾結髡賊的意思。

當初父親不知道受了誰的挑唆,派家人到廣州去,說是要收一宗產業回來。後來沒有辦成不說,連帶派去的家人都在廣州莫名其妙的死了。開始田妃也不以為意,沒想到後來才知道,父親覬覦的產業居然就是髡賊的!

據說為了這事,廣州城一度滿城風雨。田家花了很大的力氣才把事情給平了下去。

因為有了這檔子往事,田貴妃特別忌憚有人提起田家和廣州之間的關係。這事情都過去幾年了,怎麼忽然又被皇帝提了起來?

莫非是曹化淳等人給自家上眼藥?無論是她還是父親,和太監們的關係都還說得過去,平日裏該有的意思也到有到意思,兩下裏並無怨仇――難道是外麵的言官?

她邊揣摩著皇帝的心境,邊小心翼翼的說道:

“陛下,奴婢娘家原在陝西,後遷居揚州。廣裏偏遠,又無親朋,鞭長莫及,哪裏置辦得下產業。”

崇禎並不知道愛妃的娘家和髡賊還有這麼一段往事,這一問原本也是無心,隻是想多了解一些髡賊的事情。田妃是自家人,比起和大臣之間的奏對要坦誠一些。

“朕見貴妃宮中這澳洲貨眾多,所以才有這一問。”崇禎道,“髨貨雖多奇技淫巧之物,卻亦不乏利國益民的。隻是不能為朝廷所用爾!”言罷,頗有遺憾之意。

田妃看崇禎的心意,似乎對髨賊並不十分的憎惡,她最是聰慧不過,知道皇帝大約有了懷柔招安髨賊之心。然而她深諳皇帝的性情,這種事隻能是由臣工們“揣摩”了提出來。

“陛下請寬心。髨賊再厲害,想必也有名利之心。隻要以此拘之,天下英雄還不進入陛下彀中……”田妃溫言勸慰道。

皇帝苦笑道:“若真能如此便好了!”他此刻心中已經有了計較,心裏也寬鬆了許多,低聲道:“貴妃不是說得了一副上好的花鳥要給朕禦覽麼?”

第二日用過午膳之後不久,皇帝便在武英殿將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叫來,詢問他是否知道京師最近非常有名的“周神醫”。

錦衣衛在京師的邏察最為嚴密,耳目眾多。這位周神醫自打在京師揚名立萬起,錦衣衛便已經注意到了他。

“確有此人。名喚周樂之,自稱是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人,如今在崇效寺賃房行醫。”

古時醫生大多沒有固定的診所,遊方搖鈴招攬生意。若是某地生意好,也會租賃房屋短時間駐診,地點多是寺院道觀。

“崇效寺,莫不就是白紙坊棗花寺?”

“正是此處。”

崇效寺在京師是鼎鼎有名的大寺名刹,因其藏經閣東北有上千株棗樹的棗園,初夏花香似蜜,秋後果紅如雲,時稱崇效寺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