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是皇帝的“家奴”,督主曹化淳作為皇帝最寵信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參與皇帝的機密最多。吳孟明雖亦是皇帝倚重的近臣,照樣要仰他的鼻息。此刻皇帝卻要他“秘辦”,顯然對曹化淳已經起了不信任的念頭。
若他在回話中把對太監們有所回護,皇帝必然會懷疑他和太監沆瀣一氣;若是照實稟告,楊公公可是鍾鼓司掌印太監,位分雖然沒有司禮監、禦馬監太監那麼尊崇,到底也是二十四衙門管事大太監之一,高時明的徒弟――宮中的關係盤根錯節,一旦因為此事被查辦,自己算是把宮裏頭的太監都給得罪死了!
他知道楊公公最近幾年對王德化十分巴解,若是由此再得罪了王德化,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吳孟明脊背冒汗,在簽押房徘回良久。他覺得自己應該和曹化淳商量以下此事,不論曹的態度如何,至少是通個氣。但是皇上今天又專門提了醒――萬一讓皇帝知道了……
他忽然想到,皇帝隻是關照他不必知會東廠,那麼自己隻要不向曹化淳明提此事就是。楊公公和錢莊有關係,自是要避諱。王德化卻不礙事。WwW.com
楊公公一直阿附王德化,恐怕德隆的好處也分了一份給他。隻要向他稍微透露些消息,他自然心領神會。具體怎麼辦,楊公公自然會派人來和自己商議。
想到這裏,他大概有了主意,當下把手下幾個得力的幹將叫來,悄聲吩咐了一番。
京師冬日的夜晚寒氣逼人,除了極少數不得不生計奔波的人和例行巡街的差役更夫,尋常百姓們但凡還有一處棲身之地的,都早早地躲回了家中。街道空曠冷清。
就在這一片寒冷蕭瑟的市井之中,京師護國寺西路口的地方,有一處院落卻是燈火通明,此地正是京師裏有名的柳泉居飯莊。這家飯莊在大明隆慶年間便已開業,即使在崇禎朝,亦是一家百年老店了。
飯莊的門臉並不大,街邊的三間門臉而已,比之其他大飯莊顯得要市井許多,裏麵卻是別有洞天,它的後院寬闊疏朗,於市井中有幾分田園的韻味。院內有一株百多年的大柳樹,樹下有一眼清泉,泉水清洌甘甜。店主正是用這清澈的泉水釀製黃酒,味道醇厚,酒香四溢,被食客們稱為“玉泉佳釀”。
除了以“柳樹”“泉水”和“黃酒”之外,柳泉居最出名的便是它的牌匾係嚴嵩所題。故而在京師頗有名氣。來這裏的宴飲達官貴人絡繹不絕,日夜聚集在此推杯換盞,把酒言歡。
此刻在後院的廂房包間內,一桌“消寒”酒宴正在舉行之中。
這並不是官麵上的正式宴會,而是同僚朋友之間的隨意小酌。來客多是京師順天府衙門中的官員和幕友,林林總總足有十五六人之多。
桌子上布設著各色下酒小菜:糟魚、鬆花、醉蟹、肉幹、蔬菜、幹鮮果品……無不悉備,林林總總足有二十多種。又備有各色好酒
包間的火牆都升上了火,外麵寒風凜凜,屋子裏卻是溫暖如春。一幹賓客推杯換盞,吟詩作對,好不快活。
首席坐的一位中年文士,正是順天府尹鍾炌。鍾炌此人為官耿直,有以嚴馭吏,以寬洽民的風評,皇上也稱他“潔己奉公之選”。
雖說耿直廉潔之名,但身在官場之中,也不能一味的嚴苛執拗。場麵應酬亦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今日的消寒飲宴是他發起,以此犒勞慰問手下的官員幕友。
一幹人正到興濃間,鍾炌的親隨忽然走了進來,在他耳畔低語了幾句。席間同僚見他眉宇微蹙,便都按下話頭看著他。
鍾炌示意長隨退下,示意管刑名的幕友上前。他低聲關照了對方幾句,“……你明日便安排人去查看,有了消息即刻向我稟報。”
“是,學生這就去安排。”言罷,師爺便告辭離席而去。
鍾炌待得師爺出了門,見一幹人都望著他,說道:“在座諸位都是順天府衙門裏的人,學生也不和諸位打馬虎眼了,才時出了一樁桉子,明日裏隻怕要有得忙一場了。”
眾人麵麵相覷。能驚動到順天府府尹親自過問的桉子必然是大桉要桉,一個個都屏息凝神,等著他的下文。
。您提供大神吹牛者的臨高啟明有聲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