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髒水反複洗?”
“當然不是,要經過處理的,再說也不是無限循環利用,循環幾次之後就得換水了。”m.X520xs.Com
洗紅薯的廢水主要是包含了大量的泥沙和紅薯皮、草葉之類的物質。與後麵澱粉工序上的廢水不同――含有的有機質成份很少,使用沉澱的方式就能除其中的絕大多數雜質,再經過一個簡單的沙濾器就能重複使用了。
不過勳素濟來接手的時候,這套裝置還沒影,洗紅薯的髒水就是直接從他腳下的排水渠道裏排走得。
“怎麼樣?很有意思吧。”黃大山從外麵走了進來,勳素濟剛想自我介紹,他搖了搖手,“莫笑安和我說過了,以後你就是這裏的專職廠長了。這下我可輕鬆了。”
“是的。”勳素濟很想說幾句“以後還要請你多幫忙”,“黃工你前階段辛苦了”之類的客套話,結果還是憋住了說不出來。黃大山倒也不以為意。把車間和生產的情況和他大致說了一遍。
“食品工業是個很大的門類,”黃大山說,“你既然有廚師證,也算是專業對口。”
“要我做鹹鴨蛋。醃個菜還行,這個一點也不懂。”
“沒事,多看看書就明白了。這裏的一切不都是看書看來得,你以為我們誰真得在食品廠裏幹過?更別說這種落後的加工設備了。”
“這還落後?本時空的最大澱粉加工廠啊。”說著話莫笑安也來了。勳素濟知道這是自己的直管上司,想上去奉承幾句。奈何這從來沒幹過這個,除了叫了一聲“莫委員”之外就沒再說出什麼來了。
“叫我笑安好了,不要這麼客氣麼。”
澱粉車間運轉之後,莫笑安還是第一次來這裏,他對此地的好奇心不亞於勳素濟。不時東張西望的,
莫笑安看著微微發黃的澱粉被工人從離心機裏倒出來,放在一個個的竹匾上攤開,準備送到烘房去進一步脫水,說:
“這感覺還真是奇妙。原本還是一個個奇形怪狀還沾滿泥巴的紅薯,轉眼就成了雪白的澱粉了――”他忽然問道。“為什麼澱粉不是白的?發黃麼。”
“沒漂白過。”黃大山解釋說現代澱粉工業生產中是要對澱粉進行漂白處理的,“其實也不難,用漂白粉兌水就能漂白了。除了好看一點之外沒屁用,還多出好幾道工序,不上算。”
“排水啦!”隨著一個工人的吆喝聲,車間裏立刻發出一聲巨大的水流的嗚咽聲,大量的廢水從洗薯機裏湧了出來瞬間充滿了車間的排水渠。水流很急,有的甚至直接衝上了地麵,莫笑安的褲腿都被打濕了。
“你該穿雨靴到食品廠來。”黃大山看了看他們的鞋子,搖搖頭。關照了一個工人幾聲,一會有工人拿來了兩雙奇怪的靴子,看上去是布做得,但是硬梆梆的。
“這是桐油布做得高統雨鞋套。你們都套上吧,一會進車間要用的。”
直接把雨鞋套套在腳上,它在腳背上小腿上各有一根帶子用來係緊固定,這樣就有一雙“高幫雨靴”。這種鞋套是用桐油布做得。穿越集團現在不能供應橡膠雨靴,有些工農業生產中的液體也不是皮膚可以直接接觸的,就搞出了這麼一種土雨靴。土著經常把它和雨天的木屐捆在腳上一起使用。
幾個工人開始把洗薯機裏的紅薯取出來,裝進一個個大筐子。一部分被送到碾薯機那裏準備打漿,餘下則被抬到了另一台大機器旁。
“這是切片刨絲的兩用機。”黃大山介紹道,“專門把紅薯切片刨絲用的。”
“有什麼用呢?不是可以直接打漿嗎?”莫笑安奇怪道,“難道還是準備做連城紅薯幹……”
勳素濟想:難道是為了曬幹了好保存?
“用來做薯絲飯什麼的吧。”他說。
薯絲飯這玩意是王田向吳南海獻策的,乃是本地的貧農、佃戶、長工,還包括一切勤儉持家的地主乃是士紳家吃得玩意,自然這不是什麼特色風味小吃,而是一種節約糧食的手段。
“意思差不多,不過效果不一樣。”黃大山解釋說。切片刨絲是為了便於晾曬烘幹。幹的薯片薯絲儲存當然可以,但是這裏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磨薯幹粉。
薯幹粉和紅薯澱粉不同,除了澱粉,它還包含了紅薯裏的纖維質,單獨用來做成食品口感不佳,但是可以作為食品填充劑摻合在各種麵製食品裏魚目混珠降低生產成本。正如現代食品工業裏大量使用玉米粉作為填充劑一樣。隻要不過量,普通的消費者是感覺不出的。
“現在沒有麵粉,不然可以慘在裏麵,做麵包、麵條、餅幹什麼的能節約30~40%的小麥粉用量。”
“這比開酒樓還黑啊。”勳素濟忍不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