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節 王賜(2 / 2)

從地裏的情況來說,這學田的麵貌是王賜自打到臨高任職以來最好的時候,綠油油的秧苗,整齊的田埂和水渠,園子地裏新搭的的籬笆和上麵纏繞著正盛開的南瓜花,這番美麗的田園風景,在學田裏他從來就沒見過――見到的隻是大片荒蕪的田地和種得半死不活的莊稼。

但是再看那幹脆就修到了西門口的道路,還有城門外剛剛聳立起來的堡壘式的房子,這房子是澳洲人為學田的佃戶們修建的。房子修得很是考究――居然是磚瓦的房子!王賜進去過好幾次,裏麵有曬場、有廁所、有牲口棚還有水井,一應生活設施不但應有盡有,而且布局之合理,使用之方便,都是他前所未見的。當然裏麵住得不止是佃戶,還有澳洲人從大陸上成批搜羅來的長工之類的人物,也在種學田。

雖然王賜看不出到底有什麼不妥,但是眼看著這座小寨子煥然一新的矗立在離城門不到半裏地的地方,他心裏總覺得不安。

正想著,路上遇到了路大,隻見這學田的佃戶莊頭正推著輛全新的手推車在新鋪好的機耕路上走著,車上裝著兩個封著蓋子的大木桶。遠遠得飄來一股說不清楚的氣味,有點象大糞但是要刺鼻的多了。

看到王教諭過來,路大慌忙把車子停下,恭恭敬敬的站在路邊叫了聲:“王老爺。”

王賜原本是和這樣的泥腿子是沒什麼話好說的,但是他有心要打聽下澳洲人的動向,便微笑道:“好,你這是送糞到地頭?”

“回老爺的話,這不是糞,是氨水。”路大說。

“安水?”

“是,是從博鋪那邊運來的,用來肥田,據說比糞尿、豆餅還要好。”

“這樣?”王賜如今對澳洲人的新鮮玩意已經不大會驚訝了。想來這又是他們的新鮮玩意。

“莊稼怎麼樣?”

“好得很!”路大臉上笑開了花,“我種了幾十年的地,從來沒見過這麼好的莊稼!神了!”

路大興致勃勃的說起澳洲人種地的許多新鮮事,有些是王賜聽說過的,有些則沒有。他饒有興趣的聽著澳洲人的種種奇思怪想和他們的各種新奇古怪的玩意。時而覺得好奇,時而又對他們宏大的手筆感到驚訝。

王賜模模糊糊的感到,澳洲人的厲害之處,還不僅是有許多自己不了解的“奇巧淫技”,更多的是他們的執行力和魄力。

幾百畝的學田,說改造就改造,地翻起來,水渠全部重修。不過一個月時間,學田的麵貌就煥然一新――他估計著,要是縣裏來搞,就算錢糧充裕,吳大令親自坐鎮,沒個半年也做不出來。至於他腳下的道路,那更是想都不敢想得事情。

不但敢做,而且能做。這一點,讓王賜感到由衷的欽佩。

“百無一用是書生!”他的腦海裏忽然閃現出了這樣一句話。自己也好,吳大令也好,縣裏但凡有個功名的人也好,哪個不是飽讀詩書,四書五經爛熟於胸的人?為什麼縣裏許多要辦的事情,要解決的問題卻始終都做不下來呢?光學田的問題,在他手裏已經七八年了,他想來想去就是沒轍;縣裏的土匪和道路,吳大令屢次召集士紳們想解決,也沒有解決。

澳洲人一來,好像是刮起了一場台風,頃刻之間,就把這一切都刮得幹幹淨淨。

開風氣之先啊。王賜感歎道。他已經預感到,澳洲人在臨高的所作所為,不會隻在臨高而已。

王賜又打聽學田莊內部的事情,路大說眼下學田裏的佃戶,13歲以下的小孩子被送去上學了,食宿都是澳洲人出,不但一日三餐吃得飽,連衣服、被子、鞋子之類的日用品全部是他們供給。孩子基本上就是光著屁股帶張嘴去就可以了。

“什麼?!”王賜失聲驚叫道,“他們在辦學?”

這可大大的刺激了王賜的神經。身為大明臨高縣教育部門的最高領導,他天天在為縣學犯愁,這澳洲人居然不聲不響的辦起了學校――聽路大的口氣,似乎辦得還很不錯!

“是,”路大奇怪的看著他,“老爺您不知道?小的的二個猴崽子已經念了幾個月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您提供大神吹牛者的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