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節 投其所好(1 / 2)

吳明晉並不理會。不一會,仆人端來了二隻瓷盞呈上。王賜不便推辭,接過來,隻覺得觸手之下冰涼,略帶濕意,揭開蓋子,隻見茶水是微微發綠,許多珍珠般細密的氣泡一串串的從杯底冒上來。

茶盞裏載沉載浮的飄動著幾塊碎冰。互相碰撞,聲音清脆。

“來,先喝了涼快涼快!”吳明晉說著自己先喝一口,看上去很是滿意。

王賜平日裏格守養身之道,對冰凍的東西一向是敬謝不敏的。但是尊長有賜,不敢拒。小口的喝了一口。

乍一入口,口味甜酸,回味還帶著薄荷的清香味道,隻是有些麻麻的感覺,似乎有許多東西在口中爆裂開來。感覺很是奇特。

咽下去,渾身清涼舒坦,忍不住又喝了第二口。

“這格瓦斯就是要一口氣喝完,跑了氣就沒味了。”吳明晉儼然是臨高上流社會時尚生活的代言人。

天氣也實在是熱,王賜很快就喝完了。忽然覺得胃中有氣正要上冒,趕緊用袖子遮住臉,打了幾個嗝,身體頓時清涼舒爽多了。果然是消暑解渴的好東西!大約又是澳洲貨了。王賜想。

王賜定了定神,把熊卜佑今天來的事情彙報了一番,提到了澳洲人準備修繕縣學和茉莉軒的事情。

“下官以為,此事事關重大,還要請明府的示下。”

吳明晉原本就對王賜自作主張的把學田交給什麼“天地會”佃種有芥蒂,因為聽說這教諭平時一直在外麵哭窮到處勸捐,總說縣裏沒有錢米給他之類――這雖然是事實,但是也太不顧及領導的麵子了。再說縣裏也真得是沒錢、

吳明晉“哼”了一聲;“我有什麼法子?學田既然都在他們手裏,他們修文廟縣學也是應有之意麼。”說著從一個車製的木製煙盒裏取出一支香煙來。身邊的聽差趕緊拿紙媒過來替他點著。

王賜大窘,他的做官的悟性不高,沒想到是自己過去勸捐的時候說的話得罪了領導,還以為縣令是怪罪他擅作主張的把學田佃給天地會,趕緊站起來道:“總是下官一時糊塗……”

“如今縣裏也沒這個錢,他們既然要修,就讓他們修好了。”吳明晉對髡賊的所作所為已經徹底的無視了,反正不管怎麼樣,他們想做的事情都會去做,自己再折騰也不過是螳臂擋車而已。

王賜在吳明晉這裏沒討到半點主意,倒是見識到了吳縣令最近的種種“澳洲享受”,他想去找王師爺,聽差卻說師爺在午睡不見客。隻好又灰溜溜的回到了縣學裏。

剛進欞星門,隻見門房裏的門子正在屋外的黃泥行灶邊忙活著,似乎是在燒煮什麼。隻見他手裏拿著書在撕,一頁頁的塞到爐膛裏引火。忽然一片燒焦了半邊的紙片飛到了王賜的胸前。他隨手抓起來正待丟出去,忽然睜大了眼睛。

這是一頁論語啊!

自己隻關照燒掉髡賊的書,可沒說叫門子燒論語啊。四書五經這種儒家典籍雖然不稀罕,但是在臨高本地是根本買不到的,要到府城才有!拿來當柴燒――

王賜差點沒氣昏過去。正要衝過去大聲嗬斥。忽然又愣住了。

這《論語》是橫排的!

書籍橫排,大明除了這夥髡賊,絕沒有第二家!

原來髡賊送來的五十冊書並不是那奇怪的《掃盲課本》,而是四書五經這樣的“正經書”!想到這裏,他竭盡全力的大吼一聲:

“住手!”

王賜坐在廳堂上,腳下是個藤編的箱子。裏麵,正是劫後餘生,從祝融口中搶回來的書籍。門子剛才燒水引火,已經燒掉了好幾本書了。對王賜先逼著他燒書到後來又象瘋了一樣衝過來不許他燒的行為,門子很是迷惑,隻能解釋為天氣太熱,王老爺大約是有些痰迷心竅了。

王賜顧不得門子想什麼,趕緊一本一本的撿看。

一箱子書,大多是“十三經”,也就是儒家的十三種經典著作,包括《尚書》、《周禮》、《論語》、《孟子》、《爾雅》等等。這是過去科舉考試的基礎。能通讀十三經的人,古代就算是個知識分子了。

箱子裏原來有一套完整的十三經,不過已經被門子燒掉了幾本、這套十三經,除了開頁向右和字體橫排之外,全書沒有一個俗體字,而且印刷的極其精良。一般書籍裏的分隔字行的線格完全沒有蹤影,字句之間卻排列的上下左右一邊整齊,這種純白底子上黑字白紙的效果,就是王賜過去見識過的最好的宋版書上都沒有。不知道澳洲人是如何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