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節 海一般的關懷(2 / 3)

馬嫋陸海軍醫院裏,一片安靜祥和的氣氛。

這是一座全新的醫院。在一片荒蕪的空地上,以高效高質著稱的工程總公司隻用了三個月就將它建造起來。現在,醫院裏安裝著最新的澳洲來的醫學設備,由許多經過精心培訓的醫護人員在其中服務。

傷員們用完了讓他們盡快恢複健康的飽含著豐富營養的午餐,正準備休息,這時候,一個聲音傳來:“元老院慰問團來了!”

猶如春雨降臨了幹旱的大地,在戰鬥中負傷的官兵們激動的支撐起身體。

“不要起身,要好好的休息。”馬國務卿親切的將一位激動的在床上坐起身子的傷員扶到靠枕上。

他詢問醫護人員,一共有多少傷員,他們的傷勢怎麼樣?

得到了回答之後他環視了一下病房,這是蘊含著他的深切關懷的病房。當初,興建馬嫋陸海軍醫院的文件正是在馬國務卿主張建設的,他還親自在設計圖紙上作了標識和修改。

他環視一下房間,麵帶滿意的微笑說:“病床置備得很好,還添加了置備飯桌翻板。”

他說著,仔細察看病床上的小飯桌。

他時而彎下腰察看,時而退一步瞧瞧,突然問,飯桌是不是顯得高一些。

醫護人員還沒注意到那一點,未能立即回答。這時,他向一位快要痊愈的傷員說:“飯桌使用起來還方便嗎?”

這位傷員坐起身子,把兩臂放在桌上,還前後左右地動動身子以後說,不覺得高。

隨行人員把傷員的坐高和飯桌的高度對比一下,然後說:看樣子還算合適。

可是,馬千矚同誌以沉思的神色左右打量飯桌的高度,輕輕地搖了搖頭。

幹部們不知他為什麼那樣搖頭,有些疑惑不解地站在那裏。

他說,要考慮到傷員的身高是不同的。這位傷員的身材比較高大,但是那些身材矮小的幹部戰士呢?要考慮到他們的方便。幹部戰士們奉公受傷,已經作出了很大的犧牲,我們更要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的健康和生活起居。

醫護人員想到,親愛的馬千矚同誌像好操心的母親一樣為了讓所有來這兒的人們康複而費心,都激動得喉嚨梗塞。

馬嫋陸海軍醫院的每個房間裏都洋溢著元老們對人民的熱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

擔任製造總監的展無涯同誌立刻表示:回去之後就對病床進行改進,增加可以調節的機構,讓每一個傷病員都能在最舒暢的環境中愉快的康複。

“事情雖然小,但是我們的戰士都是政權的瑰寶,一時半會也不能忽視。”他這樣說道。

隨後,慰問團向在戰鬥中光榮負傷的傷員分發了慰問品。慰問品雖然簡單,卻飽含著元老院和人民的深情厚意。這般重如泰山的恩典猶如太陽般照射到每個傷病員的心中。

一位胳膊骨折的戰士打著厚厚的石膏,吃飯穿衣都需要護士的幫助。當這個充滿了元老院和人民關懷的慰問包送到他的床頭的時候,他竟然能夠自己用手接過了沉甸甸的慰問包。

走到休息室的時候,馬千矚同誌忽然詢問:另外幾間大樓裏住得傷員為什麼不去分發慰問品?

“那裏住得,都是來侵犯我們的敵人俘虜。”醫院的負責人說。

“這樣的話,也應當給他們一些慰問品。”

周圍的人感到驚訝。

自古至今的曆史中,受傷的俘虜最終總是難逃一死。但是在臨高,他們卻得到了最好的救治。

有人不理解的說道:“他們是敵人,是企圖來殘害臨高人民的敵人。我們救治他們讓他們活命已經是最大的恩典了。”

“即使是曾經敵人,現在放下了武器歸順了我們,也要一視同仁的對待。”馬千矚同誌說,“這樣才能充分的表現我們的包容天下的廣闊胸懷。”

隨行的人員無不被元老們如此寬廣的胸懷而折服。

……”

現實其實沒有如此的戲劇性,慰問團對俘虜傷員的視察隻進行了十五分鍾左右。做了一個簡單的講話。這個講話確實打動了很多人的心,使他們感激萬分,卻不是什麼晚上加餐給條魚幹之類的事情。

馬千矚講話的核心是出路問題。他許諾,所有的傷員一旦康複之後,澳宋政權都會錄用,給予一份工作,讓他們能夠養家活口。

前些日子,馬千矚已經從何平的彙報中得知,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入院的官軍傷員都會落下不同程度的殘疾。沒有殘疾的俘虜,康複後直接打發到勞工隊去服役,但是落下殘疾的人,在古代是很難存活的。當時願意出來當兵的人,大多是家中貧窮難以存活的人,殘廢了回去也是死路一條。

他就是在這方麵入手來打動了俘虜們的心。讓他們充分的感受到新舊社會的不同之處。使得這批傷員俘虜後來成為最堅決的新社會的擁護者。

視察結束之後,馬千矚問醫院的臨時負責人:“死亡率怎麼樣?”他對醫院的救治效率非常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