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七節 還鄉(一)(2 / 2)

符富當然不會把軍餉寄給符不二。他還聽說過符不二到過隊伍上要求領他的軍餉被首長們批駁了,心裏暗暗高興――他寧可給澳洲人賣命,也不願意再給符不二賣力。多吃一口鹹菜都會遭來家主娘子嘲罵的日子,他才不高興過咧。

不過,他這次回去要給兄弟姐妹們買些禮物才好。特別是符一金,他盤算著要給她買一麵連鏡小粉盒,可惜軍人服務社裏沒有――這裏賣得幾乎全是食品和日用品。

符富先在軍人服務社買了一些食品,這裏的價格比外麵要低一些,以顯示對軍人的優惠。符富知道符不二家是常年不見葷腥,糙米飯加醃魚汁就算是農忙犒勞。所以特意買了很多魚幹、魚板、海帶紫菜之類的食品,又買了兩壇子魚醬和二壇子辣椒醬,後者是最新的產品,很受士兵們的歡迎。

又給每個人買了一條毛巾和一頂藤編盔型帽,還有最新的軍用竹筒水壺,藤編盔型帽陸海軍在平日訓練勞作的時候戴得帽子,即通風又遮陽,在這種亞熱帶地區很實用。一經推出不僅士兵們歡迎,百姓們也非常的喜歡。至於軍用竹筒水壺,外麵有專門的藤編的保護套,有可以調解長度的背帶,可以方便的掛在腰帶上或者挎在肩膀上,即實用又顯得很時髦,很受年輕人的歡迎。一開始隻有軍人和勞工使用,漸漸得在各個公社也開始有人使用起來了。水壺甚至供不應求。以至於各公社的合作社發賣的時候都要限量供應。

於其他的禮物隻有上東門市去買了。

林福打發走了符富,給自己也填了一張休假證――作為軍官他也得到了休假。林富的家就在馬嫋的鹽場村,可以說是近在咫尺,完全可以利用正常的假日回家探視。但是自從返回馬嫋之後他就陷入了連續不斷的總結會議、寫報告、開展訓練和演習,連一個假日都美喲休息過。這次可以連休長假,他當然不能錯過機會。

林福的家人也是鹽民。自從穿越集團創辦了專賣局之後,鹽場村的村民就被整合成了專賣局屬下的國營鹽廠。林福的家裏人都成了鹽廠的工人,林福在家信裏知道家裏現在很過得去,現在鹽場村所在的馬嫋公社正在搞“新農村建設”,希望他把在部隊裏積攢下來的軍餉帶一部分回去作為購置新房的款子。

家裏要住新房子,林福當然很讚成――鹽場村的房子都是海邊的粗石堆砌而成的,因為沒有合適的黏合劑,也為了防止台風的破壞,房屋都造得非常低矮,屋子裏一年到頭都是黑洞洞,潮濕陰暗。過去他一直住在遮陽的房子裏也沒覺得怎麼樣,自從到了部隊,看到了澳洲人住得房子,又住慣了軍營裏高大爽朗的宿舍,對這種即不舒服又不衛生的石頭房子當然是嗤之以鼻。

林福決定這次回去把所有的存款都帶上,看看這個“新住房”到底是什麼模樣的,要買多大的合適。聽說房子的價格相當高,不能不好好的斟酌一番。

符富出了馬嫋基地,他現在可以選擇到港口去搭順風船――每天都要鹽船去博鋪,在碼頭上和人打個招呼就能坐在鹽包上慢悠悠的坐船。符富覺得坐船太慢,而且還要徒步好幾公裏去碼頭,幹脆還是在馬嫋基地附近的坐公共牛車回家來得快些。

借著前階段備戰修路的東風,臨高的公共交通係統有了有的延伸。大批的官軍戰俘和蒸汽壓路機的加入使得修路工程進展很快,目前澄邁到臨高的公路已經全線貫通,正在向瓊山延伸。

新成立的公共交通公司已經將公共牛車延伸到了馬嫋。在馬嫋基地門口設立了一個牛車換乘站。

符富來到牛車換乘站的大跨度竹棚站台上,木牌子上掛著車次、時間和沿途停靠站點,目前馬嫋換乘站隻開通了兩路班車,一路是馬嫋-博鋪,一路是馬嫋到鹽場村。每個班次的到站和發站時間都寫得清清楚楚。站台上已經聚集了不少馬嫋當地的鄉民,背著簍子,挑著擔子準備去博鋪或者百仞的。也有得隻是打算去沿途的村落,交通便捷之後,鄉民出行頻率大為增加,許多鄉民銷售產品的熱情也提高了,刺激了物資流通。(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您提供大神吹牛者的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